01
在商業經濟當中,我們都強調事物的價值。在產品打磨中,我們也會強調使用的價值。這世間的一切,其實都需要看「價值」。
越是在物質經濟發達的年代,人越會被他人按「價值」來計算。越是在人心浮躁的年代,人越會被他人當成「產品」來看待。
有人說過,人間是一條流水線,每個人都是其中的產品,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價值以及命運。
每當談到「價值」,其實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刺耳」,認為這世間太殘酷。
可實際上,這一切,都是沒辦法的事兒。
年輕人還好,年輕力壯,既能熬夜工作,又能拼命奮斗,有體力有精力。中年人也還行,至少熬得住。
但是,對于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來說,一切就沒有那麼絕對了。要知道,沒精力,且身體不好的他們,特別容易會被「拋棄」。
人老了,沒有價值,被人拋棄,這是世間最大的悲哀。
試想,又有誰想被人拋棄,被人忽視呢?可現實卻是,你越是上了年紀,所面臨的風險就越多。
一切,都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02
60歲后,就是受苦的開始。
村里面的張大伯,今年已經65歲了,可他連一天的好日子都沒有過。原以為晚年可以過得好一點,殊不知,還不如中年。
他退休后,本想過點舒服的小日子,到處去旅行。但是,他的孩子卻希望父母能夠帶孫子,而且還渴望著分家產。
張大伯也覺得,作為父母,幫忙帶孫子,哪怕分了自己的家產,又能有什麼問題呢?因此,
他選擇成為孩子的「免費保姆」,還把手中的房子和積蓄給了三個兒子。
在分了家產的那半年里面,張大伯覺得,三個兒子都挺孝順的,經常來看望父母,看來沒有白養。
而令張大伯想不到的是,在這一年過去后,三個兒子竟然慢慢地疏遠了張大伯,甚至還選擇不跟父母有太多的往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