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冷風刺骨,一位衣著單薄、赤裸著雙腳、滿頭白髮的老人坐在冰涼的臺階上。
在他的雙腿上,一隻小狗很愜意地趴著,時而慵懶地伸伸毛茸茸的小爪子,時而抬頭看看周圍美麗的風景。
在小狗的身上緊緊地裹著一條紅色的毯子,這是老人親手給它裹上去的,有人說老人寧肯在嚴寒中赤裸著雙腳挨著凍,也要把毯子蓋在狗狗身上,何必呢?
但老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寵溺地看了一眼趴在自己雙腿上的狗狗,說道:「我是流浪漢,但我的狗不是流浪狗。」
很簡單樸素的一句話,卻是令路人的心為之一暖。
有人說:小狗被打理得很乾淨,而且被養得胖乎乎的,可見老人對小狗的喜愛,也許在老人心中,狗狗早已不再是一隻寵物,而是他心靈的伴侶。
有人說:儘管自己過得不盡人意,可還是看不得人間疾苦,希望世間每個人都能有家可歸,有飯可吃,有衣可穿。
在老人心中,他的狗不是流浪狗;在狗狗眼裡,它的主人亦不是流浪漢,只不過他們沒有固定的住所而已。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種力量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會讓我們精神抖擻,這種力量就是愛心。
愛心,如同一面鏡子,在溫暖了他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身。
正如莎士比亞說過的那樣:當愛心得以播種並傳播時,幸福不僅會降臨于受施的人,也同樣會賜福于施予的人。
老人,雖然生活得不盡人意,但是他的愛心卻是勝過無數錦衣玉食的富足人,對狗狗的關愛更是遠勝那些常常以「愛狗人士」自詡的「寵狗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