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前后離世,他與繼父相依為命,靠討壞水果充饑,卻堅持讀書:要靠自己改變命運
韋仁龍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意外離世,留下了他和母親兩個孤兒寡母。后來,韋仁龍的母親帶著他改嫁給他的繼父,組成一個特殊的家庭。繼父待他很好,讓失去父愛的他又重新獲得了父愛。
韋仁龍的家
韋仁龍的繼父也是一個孤兒,繼父是遺腹子,沒出生時他父親就去世了。
韋仁龍的繼父和繼奶奶連個房子也沒有,后來村民可憐他們沒有房子住,讓他們住在村里的舊糧所。
后來,繼奶奶也走了,那時候繼父還沒有成年。然后,繼父獨自一人在那個舊房子里面生活了三四十年。
由于繼父家里一貧如洗,找不到結婚對象,后來才遇到了韋仁龍的母親。
韋仁龍的媽媽帶著他改嫁給繼父,繼父對他們兩母子很好,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
韋仁龍3歲的時候,他母親因病去世了。家里只剩下繼父和他,日子過得甚是艱難。
母親去世不久,繼父帶著韋仁龍去了海南打工。本來,繼父不想把韋仁龍帶在身邊的,但是家里沒人了,不能獨自留下一個三歲的小孩在家里。無奈之下,繼父只好帶著韋仁龍去打工。
韋仁龍
繼父白天去上班后,留下韋仁龍獨自在出租屋。小小年紀的他心疼繼父工作累,所以他三歲就開始幫繼父洗衣服,做飯給繼父吃。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韋仁龍就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了照顧自己。
韋仁龍到了上學年齡之后,繼父帶著他回到了家鄉。
韋仁龍繼父身體不好,一直有肺部疾病。由于家里窮,沒有多余的錢治病。
繼父沒上過學,他知道沒文化以后就沒有出路。為了韋仁龍能上學求知,繼父把錢省下來給他上學,從而耽誤了自己的病情。
韋仁龍12歲那年,繼父的肺部疾病突然惡化,最后連繼父也去世了。
繼父去世后,韋仁龍已經沒有與他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了。不過,他繼父有一個舅舅,他叫舅公。
韋仁龍幫舅公干活
舅公與韋仁龍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他有三個孩子,負擔也很重,所以他沒有辦法收養韋仁龍。
韋仁龍:他自己有三個孩子,如果再收養我的話,實在是不能維持下去了,所以他也有他的苦衷的,過年的時候,他會叫我去他們家吃飯,或者是給我一點肉,我非常感謝他!
韋仁龍為了感謝舅公對他的幫助,不用上學時,他會幫舅公干活。12歲的他已經學會用馬犁地了,而且干得十分利索。
繼父突然去世,家里就揭不開鍋了。無依無靠的韋仁龍不想連累舅公,餓了三四天。
學校的飯卡也沒有錢了,沒有錢吃飯,韋仁龍每天只能以水充饑。同學們去吃飯的時候,他只能靜靜地看書,他說看書時會暫時忘記饑餓感。
韋仁龍在課室
韋仁龍實在餓得不得了的時候,曾經去垃圾桶里找食物,可惜沒有找到。
農村的人都特別節省,若有剩飯剩菜也會留下第二天吃,或者拿去喂豬。所以韋仁龍去垃圾桶找不到食物也很正常。
學校附近有些賣水果的小販,壞了的水果通常沒有人買的,小販通常會把壞了的水果倒掉的。
韋仁龍叫果販把壞掉的水果別扔,留給他,他說壞了的水果也能吃。就這樣,韋仁龍餓了就靠壞水果充饑。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舅公知道韋仁龍的情況后,才幫他申請低保,但是申請低保又遇到一個困難。
一般的孩子如果父母去世之后,他們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或者阿姨就是他們的監護人。
而韋仁龍卻是最特殊的一個孤兒,世上已沒有親人了。
申請低保是需要有監護人的,這個問題把韋仁龍攔住了。
后來,學校了解到韋仁龍的特殊情況之后,當地的中心小學校就充當了他的監護人,幫他申請低保,而學校的牙校長也成了他的監護負責人。
牙校長:我工作幾十年了,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父親是孤兒,父親去世以后,他就沒有什麼親戚了;為了幫他申請到這個低保補助費,所以只能把我們學校變成他的監護人,我是學校的校長,所以負責人這里就寫上我的名字了。
韋仁龍的繼父只留下一間破舊的土坯房給他,房子里沒有家具,只有一盞昏暗的燈。
每天晚上,韋仁龍就在那盞昏暗的燈光下看書、做作業。燈光把他照得倍感孤獨,每當他想媽媽、想繼父的時候,都會一個人坐在燈光下淚流滿臉。
想繼父時,韋仁龍常常淚流滿面
韋仁龍不用上學時,在自己家地里種了一些農作物,但沒有錢買肥料,農作物收成很差,經常沒米下鍋。
有時候有米下鍋了,但也沒有菜。韋仁龍沒錢買肉,只能去小溪里抓螃蟹。 關于如何抓螃蟹,他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
韋仁龍:平時石頭下面水比較少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螃蟹,但是昨天可能下雨太大了,把螃蟹都沖走了,螃蟹雖然不比豬肉好吃,但是不花錢。
由于前一天剛下了大雨,小溪里的水很多。
韋仁龍卷起褲腿,到小溪里翻找了一會,好不容易才抓到一只螃蟹,但是他的腳丫子卻被螞蝗咬破了,鮮血直流。
不過,韋仁龍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早已經習慣了。
韋仁龍:如果拔掉螞蝗的話,就會流血不止,就是讓它自己松口,反正螞蝗咬人的時候感覺不到痛的,把那個香皂的泡泡擦在鞋子上面,它聞到那個味道,就不會過來了。
韋仁龍捉螃蟹
窮人家的孩子會盡量想方設法地省下錢,身邊能利用的東西都會充分利用。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沒有碗筷,沒有水杯可以去買。但對于韋仁龍來說,他沒錢買碗筷和水杯,只能夠自己想辦法做。
農村到處都有竹子,大一點的竹子可以做碗,做水杯,甚至可以做飯。
韋仁龍就是用竹子,為自己做了一套用具。
韋仁龍:我現在用竹子做一次竹筒飯,把竹筒放在火上面煮,這樣有竹子的香味。
韋仁龍用鋸子鋸了半截竹子,經過簡單的修理之后,做成了一個竹碗。
然后,韋仁龍又鋸下了一整節竹子,再在竹筒上面打了一個小洞,最后用一小段修理好的竹塊塞在洞口。
這樣不用花一分錢,一個簡單的水杯就做好了。
韋仁龍平時就是用自己制作的水杯裝水到學校的,口渴的時候就有水喝了。
韋仁龍用竹子制作碗筷
一個13歲的孩子能夠這樣獨立地生活,真的讓人非常心疼!
繼父的遺愿就是韋仁龍能夠完成學業,身無分文的韋仁龍為了完成學業,吃了很多別人無法體會到的苦。
韋仁龍:考上好的學校是我爸最大的愿望,因為高年級都不用鉛筆,人家會把鉛筆扔到垃圾車旁邊,所以沒筆了,可以拿鉛筆來寫字。
小學三年級以上就可以用圓珠筆寫字了,因為韋仁龍沒有錢買筆,他只能撿別人不要的,扔到垃圾桶里的鉛筆來寫字。
沒有錢,小小年紀的韋仁龍還想盡辦法賺錢。自從他知道礦泉水瓶和廢紙可以賣錢后,他就利用放學時間或者放假時間,到處拾瓶子或者廢紙。
木蘭中心小學的牙校長知道了韋仁龍的特殊情況之后,號召全校師生為他捐款,一共捐了將近1500元。
這筆善款,給了韋仁龍很大的幫助,也給他解決了暫時的困境。
雖然家庭條件很窮,但是韋仁龍不但懂事,而且學習成績也很好。
牙校長:這個小孩很聰明,很懂事,他是我們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特別是在數學這一塊,他很有天賦,我們的目的就是想最起碼要他在我們這個學校不能輟學,在這里讀完六年義務教育。
品學兼優的韋仁龍樂于助人,每當同學遇到不會的難題,他也會耐心地教導他們。因此,他也得到不少家長的關心。
同學A:我媽媽對我說,要我多和他玩,我不會的題都去問他,在我認識的朋友中,他數學最好,那時他沒有飯吃,我媽叫他回我家吃飯,順便幫我補習。
學校的捐款只能夠暫時維持韋仁龍小學階段的生活費用,為了能夠繼續上學。他利用放假回家的時間,去摘八角賣錢。
韋仁龍已經摘了不少八角,有些已經被賣了。他家里有兩個箥箕,有一個箥箕里面裝的是已經曬干的,另一個裝的是剛摘下來的。
對于賣八角,韋仁龍已經摸出不少經驗。
韋仁龍:如果天氣好的話,兩三天就能曬好了,這個生的,賣的話可以賣到最多也是一兩塊,這個曬干之后可以賣到六七塊。
韋仁龍拿出他的錢罐,說是錢罐,那只不過是一個礦泉水瓶而已。
一個礦泉水瓶里塞滿了零錢,面值最大的是20元的人民幣,大概有190塊左右。這是韋仁龍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賣八角和撿瓶子賺下來的。
但這些錢,對于上國中的費用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開支的。因此,韋仁龍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上國中前起碼要賺到400塊。
讀5年級的韋仁龍還有一年時間才上國中,所以他覺得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至于為什麼有這個目標,韋仁龍說讀小學的話,他還可以在學校吃飯,但是上國中后就要靠自己了,所以他要提前做好準備。
對于無依無靠的韋仁龍來說,若想走出大山,完成學業是他唯一的出路。這也意味著,他離住在這片土地的父母越來越遠了。
在家想父母時,韋仁龍可以去父母的墳前看一看,而去外地上學后,那就不能隨時去看了。于是,韋仁龍有時間就去繼父的墳前拜一拜,他有很多話想和繼父說。
韋仁龍:我可能去更遠的地方讀書了,可能很久都不能經常來看你,不管我走多遠,這里永遠是我的家,我不會忘記你對我有多好,沒有錢讀了,我會讓學校寬容我幾天出去打零工,然后再來上學,過一段時間又沒有錢,我會再出去打零工,再回來上學,一定完成你的遺愿。
韋仁龍跪在繼父墳前
完全學業是韋仁龍繼父對他的遺愿,所以盡管家徒四壁,無依無靠,但是他仍然不畏困難,想方設法籌錢讀書。
最終,這個勤奮的少年,終于如愿考上了重點大學,為自己闖出了一片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