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在《鄉愁》一詩中寫到,「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這條淺淺的海峽就是台灣海峽,一條連接著中國大陸與台灣島的海峽,一條承載著無數在台大陸人思鄉之情的海峽。
在台灣有著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在1948年左右跟隨國民黨軍隊來到台灣。
一別幾十余年,當初的小伙子也成為了耄耋老人。
如今,人們給他們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台灣老兵。
少小離家,鄉愁一生。一轉身,便是一個生命的輪回。
當初的「百萬大軍」由于歲月的無情,如今在世的已經是極少一部分。大部分台灣老兵相繼離開這個世界,被葬在了與大陸遙遙相望的台灣島。
在他們心里,始終想著的是回家,葉落歸根,魂歸故里。
但對于在台灣無兒無女、又與大陸家人失去聯系的老兵來說,回家的路真的是太難了!
直到一個人出現,才幫一些老兵完成了這個夙愿,他叫劉德文。
遇見你,我們開始有了希望和托付
劉德文,高雄左營區祥和里里長,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台灣人。
2003年,這一年對劉德文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他作為里長,工作所在的社區里,有一位躺在病榻上的台灣老兵臨終前深切懇求他:
「里長,你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等我死后,請把我的骨灰背回湖南老家。
讓我和我的父母葬在一起,讓我和他們團圓,以此盡孝道。」
面對老人的請求,劉德文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從他幫助第一位老兵落葉歸根后,陸陸續續社區的其他老兵也來找到他,委托他在身后將自己帶回家。
于是,劉德文做出了一個改變自己人生方向的決定:他辭掉了原本銀行高薪的工作,專職到社區工作,只為服務好這些老兵。
這既是一個他人生轉折點的改變,同時也給眾多台灣老兵人生帶來了改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