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是現在社會每個人都非常注重的,隨著互聯網不斷的深入到生活中,似乎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既遙遠又貼近,而生活當中的每個人的狀態都可以通過朋友圈當中很好的被發掘出來。
自然對自己的隱私會更加的關注,因為能夠呈現出來你的真實狀態,而孩子對這方面的關注就顯得有些薄弱了。
鄰居是一個全職媽媽,小李在做家務的時候偶然之間聽到手機出現不斷的響聲,於是,就將手機拿起來,看到幼稚園群中的討論非常的激烈,被頂上去已經超過了100多條資訊。
原來是幼稚園當中的家長群裡面,正在責備老師的做法,當小李不斷的往上翻之後,才發現在前面有一組幼師來不及撤回的照片,是孩子們在幼稚園當中上廁所的畫面。
而廁所裡面不僅沒有窗簾,還是男生和女生共用一個廁所,面對這樣的行為,很多家長是無法接受的,甚至表示了:
不知羞恥,學校退費,明天換幼稚園的要求。
家長還是秉承著隱私為主的考慮,認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沒有辦法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所以他們才會有如此激動的心情和說法。
1.挑選合適的衣服
在大眾認知中,女孩子穿裙子多一些,男孩子穿褲子。家長可以從小給孩子挑選合適的穿對衣服,女孩多穿裙子,體會裙擺隨風搖曳的柔美感;男孩則穿筆直、簡單的褲子,有利於養成坦率、果斷的男子氣概。
2.運用顏色讓孩子有性別意識
女孩子周圍可多佈置一些粉色、紅色等顯得可愛、俏皮顏色的物品;男孩子身邊可以多一些黑色、灰色等物品。當然,這只是大多數情況下男女顏色的搭配,不用刻意讓孩子喜歡某種顏色,主要目的是讓他們通過色彩明白性別存在差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