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則「北大博士后消失20年,拒見病危母親」的新聞在全網引發轟動,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指責,眾多罵名鋪天蓋地。
一片罵聲中,這位博士后王永強始終緘默不語,他悄悄改變了社交平台的頭像和昵稱,來躲避眾多網友的追蹤。
就在網上輿論迅速發酵之際,王永強舅舅透露的消息, 卻讓事情迎來一個巨大的反轉。
舅舅聲稱,王永強其實并非無情無義之人,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反而是罪有應得。輿論風向瞬間轉變,一邊倒地開始同情起王永強的遭遇。
那麼事實真相到底如何?究竟是老母親不義,還是王永強不孝?這件事情的背后又暗藏著什麼樣的隱情呢?
王永強的舅舅
病危尋子
2019年的一天,一個緊急尋人的帖子,霸占了當日各大榜單的頭條,一時間許多新聞媒體紛紛轉發,無數網友緊急擴散,熱度連續幾日居高不下。
帖子不過寥寥數語,卻時刻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幫助臥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母親尋找消失二十年的博士生兒子。
視訊中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婦人讓人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
只見老婦人眼窩深陷,臉色蠟黃,鼻子里還插著輸氧管,一看就是一副飽受病痛折磨的樣子。
旁邊的人拿著手機送到老人的嘴邊, 老人對著手機費力地說著什麼。
因為身體過度虛弱,即便把音量調到最大還是聽不清老人的話,只能根據口型依稀分辨出幾個字: 「兒子,想你了。」
老人的境遇讓不少網友看得眼眶一酸,他們把帖子轉發到各大社交軟件上,希望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老人實現愿望。
還有幾家媒體主動找上了老人一家,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
江蘇常州(圖源網絡)
在多方齊動下,老人的情況被公布出來。 大家得知她名叫郭巧娣,家住江蘇省常州市一個極度貧困落后的小村子。
而這名世人口中不孝的兒子則叫王永強。他原本就是當地的名人, 不僅是村里少有的大學生。
雖然出身寒門,他卻一路讀到碩士, 最后進入國內首屈一指的名牌學府——北京大學讀博士后。
在北大學子的名頭之下,老人尋子的事得到了更多的專注。
隨著事情愈演愈烈,當地的公安局也自發協助,他們在戶籍冊上查找王永強的信息, 卻發現這人在二十多年以前,就注銷了自己的戶籍。
面對這種情況,公安民警也是無能為力, 找王永強的事就這樣陷入了僵局。
就在眾人以為事情會不了了之的時候,一位網友在國外的社交平台, 發現了一個賬號,極有可能就是王永強的。
對比網絡上的照片,他覺得這個十之八九就是他們要找的人。果然,經過一番打聽, 這個賬號名為「Yongqiang Wang」的人,就是當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強。
王永強被找到的消息第一時間傳了出來,不少人跑到他的賬號下留言,大家都在等著母子團聚的消息。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永強不但沒有回國,而且面對網友費心費力地尋找,他只是回復了兩個字:勿擾。
看到這里,全網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身為子女的人,都為老人的遭遇感到心酸,對她兒子的翻臉無情感到憤慨萬分。
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到這麼大,供他吃穿、供他讀書。 這個兒子卻在學業有成功成名就之際,一腳踢開老父老母獨自出國享福,絲毫不顧及家中一貧如洗的現狀,真是枉為人子。
更可氣的是這個兒子不僅二十多年音訊全無, 就連母親不久于人世之際想再見見他的請求,都冷漠地拒絕。
有網友表示: 「就這還是北大的學子呢?連起碼的感恩之心、孝順之心都沒有,簡直不配為人,說他人面獸心、狼心狗肺毫不為過!」
一時之間, 「北大博士后王永強忘恩負義、拒見重病老母」的消息轟動全網。
網友們紛紛轉戰王永強的社交賬號,各種言辭激烈的譴責謾罵層出不窮。
滑動屏幕看著這些仿佛沒有盡頭的留言,身在美國的王永強卻始終沒有任何回應。他放下手機苦澀一笑,只能說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王永強和父母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糾葛,讓他們走到了如今這般恩斷義絕的地步?事情還要從28年前說起。
一波三折的求學路
1991年,21歲的王永強在蘇州大學讀研究生,看著手里國家發的補助,他再一次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想著這一路求學的艱難,王永強無比慶幸自己的堅持,畢竟不是誰都有堅持夢想的勇氣, 尤其是在家中父母幾次三番地阻撓之下。
回到宿舍王永強把錢小心地放好,內心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與此同時,幾百米以外的學校門口發生了一場鬧劇,一 個中年婦人坐在地上撒潑,指名道姓大罵兒子不孝順。
尖利的聲音吸引了很多學生圍觀,幾乎鬧得全校皆知,王永強也被舍友拉著過去看熱鬧。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王永強隱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聲音實在太熟悉了。
擠開人群,他赫然看到地上那個坐著的婦人,正是他的母親。聽著那一句句不堪入耳的指責,一股熱氣直沖他的腦門。
來不及多想,王永強沖進去一把拉起母親,近乎懇求地讓她換個地方說話。
然而王永強的母親并不買賬,看到王永強她的語言更加激烈, 眾目睽睽之下把人罵得狗血噴頭。
感受周圍各色的目光,王永強一時無比尷尬,他特別想問母親一句: 「就這麼見不得我好嗎?」
圖源網絡
好在王永強的室友并非好事之人,幫著他一起扶著母親回到宿舍, 也沒有多打聽,就默默退了出去。
看著整齊干凈的屋子,王永強的母親一臉扭曲, 她大聲質問王永強現在研究生的補貼到底是多少,為什麼不給她寄回去。
看著自己母親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 王永強很想問她是否記得當初是怎樣阻撓自己學業的。
但話到嘴邊王永強卻還是幾次三番地咽了下去,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和她講通任何道理, 無論怎樣的反駁,都只會讓眼前的人更加無理取鬧。
圖源網絡
沒說多余的話,王永強暗暗嘆了口氣, 無奈地把自己精心保存的錢掏了出來,任由母親一把奪過去。
他別過頭不再去看,那是他上大學以來一點點攢下的,不管以后是讀書還是工作,都能給自己的生活一點基本保障。
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親生母親,居然絲毫不顧及他的臉面到學校鬧事, 為的就僅僅是這些淺薄的身外之物。
母親走后,王永強趴在床上咬緊牙關,極力克制那股想要大哭的沖動,父母的態度他早該習慣的才是,更不該再有其他的奢求。
原來,他的家庭條件非常糟糕。父親是賣耗子藥的,每天背著藥箱子,頂著嚴寒酷暑在各個村鎮之間奔波,不但賺不了多少錢還要遭受很多人的冷眼。
長期的失意困苦讓他的脾氣變得喜怒無常。 母親同樣沒有接受過教育,平時做做農活,打點零工補貼家用。
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說, 王永強的到來,讓他們的生活更加難以維系的壓力。
雖然在家中是老幺,王永強卻沒有受到父母一絲一毫的偏愛, 從他記事起就是沒完沒了地干活。
圖源網絡
還沒有灶台高的時候,他就要幫姐姐洗菜洗衣服, 稍微大一些他負責照顧小兒麻痹癥的哥哥。
按理說這樣的孩子本應該是父母的驕傲,讓父母不遺余力地培養。可王永強家里不一樣, 他的父母文化水平很低,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他們不認為學習可以給家里帶來什麼好處,反而覺得讓年輕力壯的孩子去學校浪費了一個好好的勞動力,還不如去鎮上給人打工貼補家用。
所以國中畢業后,王永強的父母拒絕拿錢給他交學費, 即便他的中考成績是全縣第一。
王永強的父母打心里覺得王永強花了這麼多錢讀完國中已經很寬容了。
他們不止一次有意無意地跟王永強說起,村里那些只讀完小學就出去打工扶持家里的人。
他對此卻不以為然,因為他清楚地知道, 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徹底擺脫家中地里刨食的現狀。
他堅決地告訴父母, 說他不僅要讀高中、讀大學,還要往更高的層面上發展。
王永強的固執讓父母非常惱火,他們拿燒火棍、拿掃帚,拿手邊能看到的一切,責打王永強, 逼迫他放棄讀書的妄想,老實輟學打工。
面對頑固說不通的父母,王永強沒有妥協,就算他們一分錢不給他也要繼續學業。
開學前的一天早上,王永強獨自離家來到了即將就讀的高中。他和校長反映了自己的困難,希望校長看在自己成績好的面子上給予一定的幫助。
圖源網絡
求人的感覺并不好,尤其是對正值青春期,自尊心很強的王永強來說, 他一直無法忘記自己當初的窘迫。
他想不通,為什麼哥哥能得到父母全部的關愛,姐姐也很少遭到打罵, 而到他這里就只有無止境的責罰和毫不掩飾的嫌棄。
一個人的時候王永強常常會想這個問題, 但卻越想越讓他對父母和家庭的感情生出裂縫。
之后幾年間接二連三的事情,更是一點一點地消磨了張永強對父母僅存的一些親情。
高中三年王永強很少回家,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他始終相信讀書能改變命運。
在此期間王永強的父親也來過幾次,但并不是嘴硬心軟地給兒子帶來生活費和各種用品, 而是勸說他趕緊輟學回家。
王永強當然不能同意,父子二人為此多次爭吵。
但直到他大學聯考后被蘇州大學錄取,王永強的父母還是沒有放棄讓他輟學的想法。于是他們就商量著給王永強娶個媳婦,借此把他留在家里打工掙錢。
面對這樣的父母,王永強的內心一片冰冷,高中一畢業他直接去了蘇州,提前給自己賺點上大學的費用,畢竟除了自己沒有人會為他考慮。
果然,出發前王永強的父母一臉不悅,張口閉口就是指責王永強不為家里考慮, 更是沒給王永強一分錢。
憑借勤工儉學和學校發的補貼,王永強讀完了大學。
為了防止父母自作主張給他娶媳婦, 他省吃儉用拿出補貼的一半寄回家里。
圖源網絡
拿到錢的父母雖然不再逼迫他輟學, 但又開始想方設法從他這里拿到更多的錢。
一路讀到研究生,王永強的補貼翻了幾番,他在村里人口中儼然是個成功人士,找他辦事兒的人越來越多。
鄉親們提出很多匪夷所思的要求讓王永強十分困擾,而他自己的父母也在其中。
距離母親到學校撒潑的事還沒過去多久,王永強的父母三令五申讓他回家, 他無奈之下也只好回去應付一番。
圖源網絡
看著趾高氣揚的母親,和一溜兒七嘴八舌的鄰居, 王永強是有苦難言。
母親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 「你現在都是研究生了,這麼了不得,給你哥哥安排一個體面的工作沒問題吧?」
她態度強橫,讓身為研究生的他給小兒麻痹的哥哥找工作, 又要事情少又要錢多。
王永強氣的臉色鐵青, 自己還在讀書,哪來的這個本事?
他本想和母親好好解釋,可母親完全不聽,轉過頭又應承著讓鄰居阿姨的兒子走后門上大學的事。
看著蠻不講理的雙親,王永強狠狠地攥住了拳頭,手背上青筋暴突, 他好想脫離這個只會壓榨他的家。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王永強自己嚇了一跳,畢竟是生養了自己,如此的想法終歸是不孝的。 他狠狠地搖搖頭,又把這個想法甩到腦后。
百善孝為先是亙古的美德,受過高等教育的王永強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但是父母后來一次又一次地逼迫,終是讓他下定決心和家人一刀兩斷。
心灰意冷,一刀兩斷
「你能不能像個男人,工資幾乎全部上交父母,我們小家你不要了嗎?」
1999年,新婚不久王永強和妻子再次爆發了爭吵, 還是因為王永強向家里寄錢的事。
王永強的妻子是他博士導師的女兒, 當時兩人剛結婚不久。
對于王永強的奇葩家人妻子早就有所見識, 畢竟因為索要見面費不成,而拒絕出席兒子婚禮的家長還是十分罕見的。
當時她就對未來的公婆有些不滿,不過考慮到之后她會和丈夫出國留學,也沒什麼機會和公婆過多相處,就沒太放在心上。
誰想到公婆如此難纏, 三天兩頭來電話要錢,讓人煩不勝煩。
丈夫也是心軟老實,要多少給多少。不是她摳門不孝順公婆,而是他們要的錢數目太多, 遠遠超過了正常過日子需要的開銷。
她每每和丈夫說起這件事, 丈夫都一副不愿詳談的樣子,也讓她心里十分窩火。
其實王永強也是有口難言,他上學的時候家里就百般阻撓,為了一點錢,母親還專門跑到他的學校來鬧,害的他顏面盡失。
就在他和妻子到日本留學的前幾天, 他們還收拾了行李,打算讓全家人都跟著他移民日本。
他好說歹說,父母才打消了這個想法, 條件是每個月必須往家里寄錢,還要給他們在城里買大房子。
有這樣的父母也讓他對妻子十分愧疚,每次爭吵他都盡可能讓步。可血緣關系實在難割舍, 除了逃避和妥協他想不到任何辦法。
妻子也知道王永強很難徹底擺脫自己的原生家庭,她也并反對丈夫孝敬父母, 可是他們自己也有生活要過,有家要養。
但他們胃口越來越大,現在要養著他的父母,以后是不是還要養著他弟弟一家? 丈夫這樣毫無底線的妥協,讓她看不見他們的未來。
「我受夠了,你父母和我之間選一個吧,你要是不能和家里那邊斷絕聯系我們就失婚。」
不同于之前的小打小鬧,這次妻子的態度格外決絕,王永強是左右為難,要他和父母斷絕關系他實在狠不下心。
圖源網絡
看著沉默的王永強,妻子失望透頂, 她一把推開眼前的人回臥室收拾行李。
「稍后安頓好了我會找你辦理失婚手續」
看著妻子決然離去的背影,王永強并不怪她, 只是痛恨自己的無能和軟弱。
失婚的手續辦理得很快,看著手里刺目的失婚證, 王永強再一次生出了逃離家庭的念頭,這一次他沒有再猶豫。
留學結束后他悄悄回了國,去派出所注銷了自己的戶籍,刪去所有的聯系方式, 只身前往美國,這一走就是二十年。
直到母親病危全網找兒子,王永強才再次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但事件隱情曝光后,之前指責他的聲音霎時間少了一半,不少網友還留言力挺他, 讓身處異國他鄉的王永強感到了久違的溫暖。
不是他心硬不見母親最后一面,而是他害怕這樣的見面又一次淪為道德綁架。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是雙向需要的,孩子年幼時依賴我們得以生存,我們也需要孩子作為精神寄托。
良好的關系需要用心經營,如何成為人父母、做人子女,都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的課題。
對于這樣的父母和家庭,大家認為王永強最后的選擇是否正確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