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個頭髮花白的老頭站在自家院子門前,和上門「談判」的拆遷辦工作人員劍拔弩張地對峙著。
「別說4億,就是40億、400億也不賣!給多少錢都不賣!」老頭一開口就充滿了火藥味。
拆遷辦工作人員見狀面面相覷,「這又是一個獅子大開口的釘子戶」,他們心想。
可誰也沒想到,這個叫做任金嶺的老頭之所以不肯賣地,并不是因為想坐地起價。
沒過多久,任金嶺就找來了文物保護局的專家,請他們對自己家古宅進行考察。
專家一進門就眼前一亮,參觀完任家老宅后專家宣布:「這可千萬不能拆!」
任家老宅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如今這棟古宅又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2007年,出臺了新的城市規劃。
在規劃中,東史馬村成為高新區首個城中村項目,
這里原本的房屋要全部拆除,居民們也要搬到安置房中居住。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東史馬村的村民們都十分高興,舊房拆遷不僅能讓他們獲得一大筆拆遷賠償款,還能讓他們分到寬敞又明亮的房子。
那段時間,東史馬村洋溢著喜悅的氛圍,所有村民的臉上都帶著和煦的笑容。
但在一片歡呼中,有一個人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個人就是前文提到過的任金嶺老人。
自從得知這件事后,任金嶺的臉色就沒有好過。
他整日站在自家院子的門口,盯著來來往往的拆遷辦工作人員,內心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隨著拆遷工作的漸漸落實,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和政府簽訂了拆遷協議。
村民們興高采烈地拿著拆遷款,搬進了嶄新的安置房中,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就在拆遷工作緊鑼密鼓落實的時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