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賣「150碗自制扣肉」被檢舉「三無產品」,索賠10倍,法院:退賠22萬
日前,王女士幫婆婆賣出了150份,自己做的傳統美食扣碗類熟肉食品,卻不料被買家控訴為「三無產品」,鬧上公堂。經過判決需要賠償10倍現金,全家人欲哭無淚,懷疑遇上了專業打假人,因此準備上訴,引來網友關注。
王女士的婆婆手藝非常好,尤其在腌制泡菜、風豆豉、臘肉、香腸等傳統鄉間美食上,更是一絕。因此在4、5年前,王女士便開了一間名為「毛媽媽土特產經營店」的網店,專門販賣婆婆制作的美食,一經推出深受大家歡迎。
最初網店只販賣泡菜,后來他們才增加了粉蒸肉等傳統扣碗類食品。 去年7月的時候,邵某自稱要為單位團購,所以向王女士訂購了150份扣碗類食品,總價值2萬左右。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訂單,王女士非常開心,還因為害怕對方著急,因此特地說明是現做現賣,讓對方多等幾天,不要著急。
卻不料,由于扣碗食品是新品、又加上客戶要的量多、時間又著急,所以她們情急之下忘記了給包裝上添加標簽,寫明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有無質量合格證等等信息。 結果這一忘不要緊,直接被對方抓住了空子,他將王女士告上了公堂,要求索賠。
當接到通知,王女士當場傻眼,邵某以他們販賣「三無產品」起訴,不僅要求退還2萬元的項款,還要給予邵某十倍的賠償,一家人頓時欲哭無淚。 誰也沒想到一時間的疏忽,竟成為了對方的把柄。
據王女士回憶,邵某似乎從2019年便混入了會員群,先是購買了3份扣碗產品,騙取了王女士的信任,然后才一次性購買了150份,然后鉆空子,進行了起訴。
由于此前邵某有過多次類似的案例,因此她深深懷疑對方是「職業打假人」。 可是奈何此次的扣碗產品確實是「三無產品」,因此眼睜睜看著對方鉆空子牟利,卻仍是無濟于事。
對此,律師則表示:職業打假人的身份不影響索賠的合法性,只要不超過規定限額、不是以曝光商家作為威脅,要求遠高于法律要求的金額,就不能算作違法。王女士先后兩次上訴,均已失敗告終,可是她仍不甘心,也不愿助長對方的囂張氣焰,因此他們決定再次上訴。
王女士坦言,自家販賣食品,除了是想養家糊口外,還是想推廣傳統民間美食,從來不曾添加任何防腐劑等等,就連邵某也只是揪著標簽說事,卻不曾說過有任何質量問題。事情曝光之后,不少網友都對王女士一家表示了同情,紛紛自掏腰包,購買了「毛媽媽」的產品以示支持。
不管未來會如何裁定,至少經歷過這件事之后,王女士一家人的法律意識可是提高了不少,她呼吁做食品的大家,一定要重視標簽,免得被有心人盯上,有苦說不出! 對待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