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物質經濟的發展,往往會對人之精神觀念造成沖擊。同時,人之精神觀念的改變,往往從時代變遷開始。
就拿「繼承香火」這件事來說,你覺得當代年輕人的三觀和老一輩的想法有什麼區別嗎?
現在的年輕人覺得,繼承香火這件事,本就需要一定的資產和資源。普通人連自己都養不活,就不要再讓子孫后輩受苦了。
而老一輩卻認為,結婚,是一種使命。而生孩子,則是對于家族的重大使命。
不結婚,不生孩子的年輕人,絕對不會幸福。
于是乎,這兩者的觀念就產生了沖突。結果就是,父母和兒女的關系一直處不好,中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一直存在著無法協調的矛盾。
年輕人訴說父母不諒解他們的處境,父母又覺得孩子不能扛事。于是乎,你覺得他不好,他覺得你不好的人性爭斗,就出現了。
我想,這雙方都沒有錯,只是時代改變了,人之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如果你用舊的觀念,來審視當下的生活,那就有點脫節,脫離實際了。
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諒解,而不是一味去指責。
02
一位70后父親的感慨,兒女選擇單身,如果父母沒能力改變,那就只能接受。
52歲的陳先生,如今最讓他煩惱的,就是兒子不結婚的問題。當然,他也很理解兒子的難處。
他的兒子今年27歲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可是,兒子工作三年了,依舊領著4萬左右的工資,一年到頭也就存個30萬,如果把結婚生子這件事摻和進來,那他90來萬的存款,應該是不夠的。
剛開始,陳先生也不理解,我當年跟你母親結婚的時候,也不見得有多少存款,而你的條件比我們那時候好太多了,為什麼還不愿意結婚呢?
后來,在兒子的相親經歷中,陳先生才突然明白了孩子不愿結婚生子的真相。
兒子相親了兩次,兩次的結果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