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陸廣東佛山的梁父給遠在美國的晶晶發去了一條信息,「你鼻子上是不是有顆痣?」晶晶回答是,梁父雙手顫抖的敲下幾個字, 「你是不是小時候看戲摔倒過,手受傷了。」
「爸爸!」18歲的晶晶隔空大喊了一聲,抱著手機屏幕哭了起來,除了她的親生父親外,沒人知道她去看戲摔下臺這件事。
梁父流著眼淚,握起拳頭用力捶自己的胸口, 13年了,自從女兒5歲走丟后,他等這一聲爸爸等了13年了。
(圖為梁父)
01 暴雨天,丟了女兒
2005年,家住湛江雷州的梁父,為了賺錢,帶著5歲的晶晶前往廣東佛山打工,打工的第一天,他就遇到了困難。
保全將梁父攔了下來,說工廠宿舍只能住他一個人,不允許帶小孩入住,梁父無奈,喊來同在佛山打工的弟弟,托弟弟照顧晶晶。
他沒想到弟弟忙于工作,無心照顧女兒,又把女兒交給了鄰居幫忙看管。鄰居留下零食, 將晶晶反鎖在房間里,外出了一趟。
5歲的晶晶見不到爸爸,也看不到叔叔,一個人在潮濕昏暗的房子里,害怕極了,她趴在窗戶上,小聲喊著 「爸爸,爸爸」。
窗外,一道驚雷閃過,大雨嘩啦啦直下,梁父停下手里的工作,心里有些不安,口袋里的電話響起,是弟弟打來的。
「哥,晶晶不見了!」
(圖為梁父)
梁父心口一緊,立馬沖出工廠尋找女兒,他跑到弟弟的鄰居家,發現窗戶被打開,猜測女兒肯定是從窗戶爬了出去。
于是,和弟弟兩人圍著鄰居家找了一圈又一圈,四處打聽,有沒有人見過一個五歲的小女孩走丟。
小賣部的老板說見到疑似晶晶的小女孩從門前走過,卻不記得她往哪個方向走了,梁父讓他再仔細想想,老板搖頭,他也不敢亂說。
天越來越黑又下著雨,女兒才5歲,又不會說白話和普通話,淋這麼大的雨又不知道會不會感冒,萬一被人帶走了可怎麼辦?
梁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穿梭在大街小巷,高喊著女兒的名字。
晶晶走過東鳳鎮的細滘大橋,仿佛像聽到了父親的聲音,她回頭,一個陌生的老奶奶向她走了過來。
奶奶跟她說了一大堆話,晶晶都聽不懂,害怕的往后退, 奶奶只好把她帶到警察局。
警察也找不到能跟晶晶溝通的人,比對了最近丟失孩子的案例,也沒有家庭能跟晶晶匹配上, 便暫時先把晶晶送到了福利院。
(圖為5歲的晶晶)
為了盡早找到女兒,梁父也報了警,接到報案的容桂派出所派出了值班和警輔人員幫忙尋找,以弟弟鄰居家為中心,在附近的車站、碼頭,餐廳,酒店等地找了好幾天。
當時梁父沒想到年幼的女兒會獨自一人走過了細滘大橋,一直把女兒的走失范圍劃分到了橋的這邊,也是這個錯誤的判斷,導致他失去找到女兒的最佳時機。
后來通過警方和梁父的宣傳,熱心市民也提供了多條線索,經過一一排查后, 警方發現江門恩平有一個小女孩可能就是晶晶,梁父滿懷希望的趕過去,卻發現那并不是自己的女兒。
(圖為梁父梁母)
苦尋多日無果后,警方放棄了尋找,但梁父不肯,他輾轉廣東多個城市,一邊打工,一邊打聽女兒的下落。
沒錢打印尋人啟事的時候,他就手寫上百張的尋人啟事,貼在高壓線電桿上,酒店和車站門口,發誓一定要把女兒找回來。
找遍廣東的城市后,他又跑到北京等地,把尋找范圍擴到了全國,終日不斷的奔波和操勞,讓他整個人瘦了20多公斤。
找了多年都沒找到女兒的梁父,還背上了一身的債務,周圍人都勸梁父放棄,加上家中又有3個孩子要養,生活開銷極大,似乎是時候停下來了。
梁父想了幾個晚上,為了找回女兒,也為了照顧家人,他決定把一家人全接到了佛山。
一是方便照顧家人,二是方便繼續他在佛山找女兒,他也抱著希望,也許哪天女兒還會找到回家的路,主動跑到佛山找他。
把侄女丟了的叔叔,也和梁父一樣,沒有放棄尋找侄女,他在侄女走丟附近買下了一個超市。
超市人流量大,人們看見梁父的尋人啟事多少會問一嘴,叔叔會把路人提供的線索一一記下,再渺小的機會也不會放過。
(圖為網絡配圖)
02 來自美國的爸爸媽媽
在福利院住了2年的晶晶并不知道家人們還在辛苦的尋找自己,和其他孤兒一樣,她被安排了 送到了領養家庭。
晶晶住在陌生的家里,養父母讓她喊爸爸媽媽,晶晶既別扭又害怕,不怎麼愿意開口,她心想她明明是有爸爸的,為什麼要喊別的叔叔做爸爸?
養父母養了晶晶3年,晶晶始終不愿跟他們親近,養父母不想一番好心沒有回報,又把晶晶送回了福利院。
2013年,來自美國的一對夫妻想領養晶晶,這一年晶晶已經13歲了,年齡較大,加上又有領養后被退回的經歷,一般來說,很少有人會愿意領養她, 這對晶晶來說可能是最后一次離開福利院的機會。
(圖為晶晶的養母)
可一旦離開中國,晶晶就等于永遠離開了爸爸媽媽,而眼前兩個高鼻梁,黃頭髮的外國人又說著晶晶聽不懂的英語,交流困難,晶晶有些猶豫。
美國的養母蹲下身子,摸了摸晶晶的頭,她告訴晶晶,他們已經有一個自己的親生女兒,還領養了兩個男孩,一直希望領養一個女孩,他們非常歡迎晶晶來到家里。
「我相信我們一家6口人,2個男孩,2個女孩,大家一定會相處的非常愉快,會是非常幸福的大家庭。」養母的話一下子就打動了晶晶。
她在家排行老二,也有兩個兄弟姐妹,向往家庭溫暖的她還在養母身上看到爸爸的樣子。
小時候,爸爸也是這樣,喜歡低頭摸晶晶的頭,她悄悄牽起養母的手,鼓起勇氣,跟她來到了美國的家。
沒有米飯,沒有中文,沒有中國人, 晶晶剛到美國時壓力非常大,迎面而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問題。
本該上小六的晶晶,因為英語不好,只能插班從小四開始上學,坐在同一個教室。
晶晶比同學大了好幾歲,個子又矮,既聽不懂老師和同學說什麼,自己也張不了嘴,心里難受極了。
察覺到這一點的養母,在晶晶每天放學回家后,會特意抽空教晶晶英語。
家里三個孩子也主動跟晶晶講話,帶她出去玩,漸漸的,讓她從一個單詞學會說一個句子,晶晶的英語越來越好。
(圖為晶晶)
英語能力提高后,晶晶的學習成績也跟著提高,她不僅數學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還在養母的幫助下,報了繪畫興趣班,在繪畫方面展現了驚人的天賦,受到許多人的夸贊。
可新家帶給晶晶越多的溫暖,晶晶就越想念自己的爸媽和家人, 她小心的向養母提出她想回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凱麗,我們非常支持你回中國找爸爸媽媽,但是你現在還小。」
晶晶被領養后,改名凱麗,養母告訴晶晶現在需要以學業為重,承諾晶晶,等她成年后再帶她回國尋親,晶晶點頭,期待自己18歲那天早點到來。
2018年,晶晶順利考入了美國名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養父母和全家人都為她驕傲,高興。
已經18歲的她,趁著這個機會,再次提出回國尋親,這次,養父母沒再推辭,直接帶著她飛回了佛山,尋找記憶里她走失的那間房屋。
(圖為晶晶及其養母)
03 失散13年,終迎團圓日
時隔13年,晶晶激動的回到了佛山順德,展開了尋親之路,結果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福利院并不知道晶晶當年怎麼走失的,也不知道晶晶的老家和親人的信息。
晶晶記憶里,關著她的那座平房已經被推倒重建了高樓大廈,她走過的小路也被修建成了2個車道的水泥路,她沿著街邊巷尾來回不停的走,卻找不到任何一個熟悉的屋子和面孔。
找了2個月,晶晶的暑假就這麼毫無收獲的結束了,她還想留下來找,但養父母告訴她必須回美國繼續學業,只要愿意,下次學校放假,他們還可以來繼續找。
晶晶無奈,只能先回美國,但她沒有停下尋親的腳步。
回美國后,晶晶在各個網絡平臺發布尋親的信息,她清楚的記得,當年是自己走丟的,不是被爸爸媽媽留下的,她想爸爸媽媽,同時也堅信,爸爸媽媽也想他們的女兒。
沒多久,她堅持不懈的努力讓事情迎來了轉機。
(圖為5歲的晶晶)
和女兒失散的十三年,梁父還堅守在佛山,路上遇到每一個和他女兒有幾分相似的人。
他都會厚著臉皮問對方5歲時候有沒有和家人走失,對方被問的莫名其妙,有的人直接說梁父是瘋子。
電線桿上他手寫的尋人啟事已經被雨水侵染模糊,他就回家重新寫尋人啟事,重新貼上,這天,他還在整理家中的尋人啟事,親戚打來了一個電話。
「你女兒是不是鼻子上有顆痣。」晶晶在南方日報上發的尋親啟事被親戚看到了,覺得有些不對勁的親戚立刻打給了梁父。
「是,是我女兒嗎?」梁父手中的尋人啟事掉了一地,這些年, 一有女兒的消息,他就趕忙追去現場見面,跑遍大江南北認了無數個女兒,沒有一個女兒是真的,可是今天這通電話不同,他有預感,這很可能是他女兒。
在親戚和南方日報的幫助下,梁父聯系上了晶晶,他小心翼翼的問起晶晶小時候看戲跌倒的經歷,沒想到晶晶直接就稱呼他為爸爸。
除了記憶核對得上,經過DNA比對,兩人也確實為父女關系,這讓壓在梁家人和晶晶心中多年的一顆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圖為梁父及晶晶)
時隔13年,當晶晶下飛機,看見父親黝黑的面容,立刻淚如雨下,13年了,父親已經不是她兒時印象里那個高大威猛的大男人,變得瘦小了許多。
「晶晶!」梁父一把抱住了女兒,晶晶記得爸爸小時候也是這麼用力抱她的。
「對不起,晶晶,是爸爸對不起你,是爸爸把你弄丟了,是爸爸讓你吃苦了。」
機場的路人都被梁父的哭聲吸引了,大家都在好奇一個大男人怎麼會哭的這麼厲害。
一個中年男子圍了上來,哭的比梁父還厲害。
「晶晶,都是叔叔的錯,你爸把你交給我,我沒把你照看好,是叔叔對不起你!」
晶晶一邊擦掉自己的眼淚,一邊安慰兩個哭泣的大男人。
「我們都沒錯,爸爸,叔叔,咱們回家吧。」在晶晶心里,誰對誰錯根本無關緊要,這場遲到了13年的大團圓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