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小釘子戶」,他年僅15歲,被斷水斷電也堅持不搬家,背后原因讓人動容
在拆遷過程當中,「釘子戶」可真是令人感到聞之色變的存在。而釘子戶出現的背后原因一般都是住戶沒有談妥價格,因此拒不配合來 「敲詐」政府或者拆遷隊一筆。
然而在2014年的時候,一位 15歲少年卻成為了 史上最小釘子戶。
釘子戶
消息一出,很快就震驚全網。網友們紛紛好奇一個15歲的少年是如何頂著巨大的壓力成為「釘子戶」的,莫非是這少年所住的房子十分豪華,拆遷分配到的房子讓他不滿意?
有記者慕名前去采訪,卻因此得知了 少年拒不拆遷背后的「真相」。
少年被動成為「釘子戶」
在2014年的時候,市區要進行拓寬改造。因此按照城市規劃,道路兩旁的居民紛紛拆遷,作為回報,政府也給了一定的賠償。
房子拆遷
眼瞅著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這本來是件好事兒。因此拆遷前期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然而拆遷到了一半的時候,工作人員卻發現了一棟破舊老房子的主人拒不拆遷,拆遷隊幾次三番找上門來,都看不見人影,自然也沒辦法協商。
房子拆遷
當時拆遷隊便想到: 「 壞了,這八成是遇見釘子戶了。一定是價格還沒談妥,等見到這戶人家,一定要再好好協商一下!」
后續拆遷隊又陸陸續續派人來這棟老房子尋找主人,但是一直沒什麼結果。
這時候拆遷隊隊長也急了,索性他就直接帶人蹲守在這個老房子附近。終于是在中午的時候, 見到了老房子主人的「廬山真面目」,然而令所有人感到詫異的是, 眼前的這個「釘子戶」居然只是一個15歲的少年!
張晉源
當時拆遷隊隊長也懵了,他準備了一肚子想要跟這個少年協商的話,臨了卻一句都講不出來。
「這少年咋成釘子戶了?家里的大人們呢?」拆遷隊長懷著滿肚子的疑問仔細查看了一下少年的居住環境, 這個房子又破又小,然后還緊鄰馬路,隔音效果也差得不行。
緊鄰馬路
如此一來,少年肯定不是留戀這棟房子了。那估計就是想要再多拿點拆遷賠償款, 「只要少年別漫天要價,一切都好說。」拆遷隊長懷著這樣的想法,興沖沖來找少年談判。
少年見到拆遷隊長也是吃了一驚,經過聊天拆遷隊長得知這個少年的名字叫做張晉源,還在附近的國中讀書。
張晉源
見到拆遷隊長就這麼站到門外,張晉源也感到不好意思了,他忙不迭邀請拆遷隊長進屋里面坐。
進去之后拆遷隊長發現張晉源的屋子里面的設施非常陳舊,里面最值錢的東西僅僅是一臺彩色電視機。床上躺著一個人,看樣子似乎是張晉源的母親。
張晉源母親
拆遷隊長坐下之后,張晉源給他倒了一杯茶水。接著就開始為自己的母親做起了按摩。
張晉源忙完了事情之后,就不好意思地跟拆遷隊長說:「叔叔,不好意思。我要趕去上課了,您有什麼事兒要說嗎?」
張晉源
拆遷隊長聽到張晉源這樣問,他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于是他直接對張晉源說: 「你們家的房子該拆遷了,你看什麼時候可以動工。」
拆遷隊長本來以為張晉源會跟他談條件,沒想到張晉源聽了這句話,臉上流露出了幾分委屈和辛酸,他對拆遷隊長說: 「不是我不愿意拆,而是我們沒辦法拆啊!」
張晉源
這是怎麼回事兒?一個憨厚老實的少年與一個重病在床的母親,這倆人咋莫名其妙成了「釘子戶」了?原來這背后另有隱情。
成為「釘子戶」背后原因
拆遷隊長回去向上級上報了這個消息,同時「史上最小釘子戶」的這個稱號也在當年引起了一陣熱度。
張晉源
幾番查找,記者終于找到了張晉源。面對著鏡頭, 這個15歲的少年再也繃不住了,說出了這些年來他內心的心酸苦楚。
據張晉源回憶,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家里就住在這個老房子里面了。這個房子是母親工作的工廠分配來的。一家人過著生活清貧但是幸福的小日子。
房子拆遷
然而在2005年的時候,張晉源的母親 突發運動神經受損。后來情況越發嚴重,竟然到了無法起床和行走的地步。
緊接著在四年后,張晉源的父親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患有重疾。家中又沒有多余的錢財做治療,父親硬撐了一段時間后去世了,張晉源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張晉源
在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之后,張晉源并沒有對此感到抱怨。他開始五點鐘就起床做飯,并找來了一些護理類的書籍,嘗試幫助母親按摩。
日子本來這樣平靜無波過下去也很好,哪知這時候,突然傳來了拆遷的消息。
張晉源聽到這句話也慌了,這老房子是母親工作的工廠分配的,他們并沒有拿到房產證,拆了之后,他們住哪兒?
張晉源
這時候鄰居爺爺對張晉源說:「你放心,政府會妥善安排的。肯定有住的地方。你去社區那邊看看這邊兒的拆遷政策。」
張晉源忙不迭來到了社區居委會之后,他也傻眼了。 原來當時拆遷政策是:55平米減去自己家的平米,每平米4000元。
張晉源住的老房子是二十平米,意味著他要付9萬塊錢才能住到新房里面。 對于一個臥病在床的母親和一個仍在上國中的少年來說,這9萬塊錢無異于天文數字。
于是張晉源就這樣被動成為了「史上最小釘子戶」。
其實拆遷大隊在后期調查的時候,也發現了張晉源所說的那些問題。但是這些事情十分棘手,因為張晉源的老房子沒有房產證。
張晉源
再加上就算是房產證解決了,兩萬塊錢他們也確實是拿不出來,于是事情就這麼一直拖著。
張晉源對此感到十分抱歉,他不止一次跟拆遷隊長說: 「叔叔,給您添麻煩了。我找找合適的住所和周圍的廉租房,有合適的一定搬去!」
張晉源
這幾句話從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口中說出,實在是讓人感到辛酸又難過。
好在經過電視新聞播出之后,張晉源的事情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周圍鄰居紛紛伸出救援之手。
社會的幫扶
張晉源周圍的鄰居陸陸續續搬走之后,張晉源就開始面臨了斷水斷電的局面。學習壓力大,有很多時候沒辦法在學校完成作業,只能拿到家里面來繼續寫。
張晉源
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張晉源只能買一些蠟燭。這對張晉源的視力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這還不算最大的問題。
斷水之后,張晉源做飯都成為了一個重大問題。無奈之下,張晉源只能拿著家里的水桶, 到鄰居家新搬遷的房子那邊挨家挨戶敲門,希望能夠討點水來。
張晉源
即便生活捉襟見肘,但是張晉源卻從來不肯收別人錢。張晉源的鄰居常常會在他來借水的時候往他口袋里塞上幾百塊錢,但是都被他還了回去。
后來鄰居間這個方法不奏效,于是便常常以「煮多了」為由來請張晉源吃飯。
好心鄰居
張晉源之前的鄰居楊爺爺有出門晨練的習慣,有次大早上,楊爺爺外出散步看見張晉源正拿著水桶準備去接澆灌綠化帶專用的水管里面的水 , 這水都沒凈化過,怎麼可以喝呢?
當時楊爺爺看到這種情況,年過花甲的人了,還是感到一陣心酸。
好心鄰居
于是楊爺爺當即拉著張晉源回到自己家中接水,接著在張晉源走后,楊爺爺又寫信給張晉源所在的學校,希望學校能夠盡可能給這個少年給予更多的幫助。
當時學校領導在看到了那封信之后 立刻為張晉源組織了一次捐款捐物,同時考慮到張晉源的家庭情況, 學校還為他減免了一部分學雜費。
張晉源
這時候張晉源雖然沒有離開那個那個老房子,但是生活已經比過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拆遷隊長也決定為張晉源的事情盡一份力,于是便將張晉源的情況反映給了拆遷隊的負責人。當時負責人聽聞張晉源的經歷,當即表示可以特事特辦,安排張晉源搬家。
聽聞這個消息,張晉源興奮到一晚上都沒睡著,第二天去上課的時候頂了兩個大「貓熊眼」。
張晉源的同桌連忙問張晉源到底出什麼事兒了,張晉源笑著回復說:「我馬上就要搬家了!」
經歷波折,重獲新生
在負責人答應了張晉源搬家的事情之后,接連半個月,張晉源都沒有再見到這個拆遷項目的負責人。
張晉源
張晉源于是在放學后又來找了拆遷隊長,拆遷隊長說: 「可能負責人也很難辦吧!不然按理來說,你應該早就搬家了。」
再見到負責人的時候,張晉源眼巴巴的趴在玻璃上看他。負責人則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張晉源
這時候張晉源非常誠懇地開口說:「 叔叔,給您添麻煩了。我不是釘子戶,我不討價還價。」
聽到這句話,負責人再也繃不住了。于是他在臨走的時候再三表示要和區領導和政府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有所轉機。
負責人
最終在負責人的努力下,市領導表示張晉源家可以與周圍的拆遷戶同等對待,這樣他也能拿很低的價格來買房。
但是考慮到新房裝修還是需要時間, 政府又給張晉源安排了一套廉租房,里面家具一應俱全。
安排家具
就這樣,張晉源終于搬離了老房子,住進了窗明幾凈的新房子。
考慮到張晉源母親長期癱瘓在床,工作人員還給張晉源 選了二樓的房子。這樣張晉源還能背著母親出去曬曬太陽。
新家
結尾工作人員要走的時候,問起張晉源在日后有什麼打算。 張晉源表示自己想要將來學醫,日后回報社會。
記錄好心人的捐贈
他還將好心人捐贈給他的那些錢一筆一筆記錄在本子上,希望日后能夠有回報的機會。
那麼就祝愿這個善良誠懇又孝順的少年,未來人生路一片坦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