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8旬失憶母親7年周游17國,她們用壞5輛輪椅,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母親含辛茹苦地撫育子女成長,在她年老力衰、體弱多病的晚年,作為子女的我們能為她做些什麼呢?

有一對普通的姐妹名叫安榮和安軍,她們的母親因2009年的一次交通事故患上了失智。

為了讓母親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姐妹倆帶著80多歲的老母親花7年時間周游了全球17國。推壞了五輛輪椅,感受了很多人生第一次,嘗盡了辛苦,收獲了快樂,她們很好地詮釋了: 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1、事故后失憶的母親

2009年3月的一天,剛過完春節上班沒多久,正在外地出差的安榮突然接到了姐姐安軍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姐姐安軍焦急地對她說道:

「母親今天早上騎三輪車去外面撿廢品時,被一輛吉普車給撞倒了,現在正在醫院里,你快回來看看吧!」

聽到這個消息,安榮猶如五雷轟頂,她匆匆向公司說明情況后,買了返程機票回到了老家,一下飛機后就往醫院里趕。

看著躺在醫院病床上接受治療的母親十分虛弱和憔悴,安榮心痛不已,眼淚一瞬間就流了下來。

萬幸的是,經過各項檢查后,母親的身體并沒有什麼大礙,在醫院休息幾天后,就出院回家了。

可是出院以后,姐妹倆發現,母親似乎變得有些「不正常」!

安榮的母親是一名退休教師,以前的她十分開朗愛笑,嘴里有和她們姐妹倆說不完的話,可是這一次交通事故被撞后,變得沉默寡言,經常一整天都是愁容滿面。

過了一段后,原本以為母親會逐漸康復,然而情況似乎越來越糟糕。

出門會忘了關門、忘記帶鑰匙,明明剛剛放在那兒的東西,一轉身就會忘記所在,有時候甚至連吃飯都會忘記。

姐妹倆平時工作忙,白天的時候都是母親一個人在家,為了讓母親能夠正常生活,她們早上會將飯菜做好,讓母親中午熱一下吃,鑰匙則掛在母親的脖子上,防止遺忘。

可是很多時候姐妹倆下班回家,鍋里的飯菜還是保持著她們早上所放的原模原樣,這說明母親一整天都沒有吃東西,家里的門敞開著,母親則不知去向!

姐妹倆在小區里尋找,發現母親總是佝僂著背坐在小區的廣場上,有時候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四處游蕩。

以前喜歡和母親聊天的鄰居告訴她們:

「阿姐(安榮的母親)最近好像變了,我和她說話,她好像不認識我,也不答話。有一次我看到她坐在廣場上一整天,不吃飯也不喝水,眼睛呆呆地望著前方……」

聽完這些后,姐妹倆心里一緊,帶著母親去醫院做了一次檢查,結果CT顯示, 母親的小腦正在萎縮,患上了失智。

醫生囑咐她們,一定要對老人多些關心、照顧和陪伴,不然情況越來越嚴重,老人最后甚至會連親人都不認識。

安榮心里十分難受,當場愣住了,她思緒萬千,母親為這個家、為子女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涌上了心頭。

2、父親早逝,母親辛苦撫育子女

安榮的母親和父親是經人介紹認識的,二人見過幾次面后,都覺得對方不錯,便走在了一起。

那時候條件十分困難,夫妻倆努力打拼,相濡以沫,一共育有三個孩子。安榮是家里最小的,是母親在44歲時冒著風險生下的。

看著三個孩子逐漸成長,本以為日子會越過越好,然而在安榮8歲那年,父親就因為一場重病離開了人世。

母親是一名人民教師,收入有限,為了養家糊口,將三個孩子順利培養成人,她除了每天忙碌的工作外,還做起了一些兼職。

那時候的交通通訊還不是很發達,信件是人們交流的一個主要方式,每天夜里,借著昏黃的燈光,母親就在那張破舊的書桌上給人糊信封,一個幾分錢,長期的用眼過度讓她患上了青光眼和白內障。

有一次母親下班回家,看到有人將一些廢紙盒扔進了垃圾箱里,鬼使神差一般,母親走過去,將那些廢紙盒翻出來拿在了手上。

當時那人還沒走遠,聽到身后的動靜后,回頭看了一眼,發現母親手里拿著的東西,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母親,嘴里嘟囔著一句:

「穿得還算體面,原來是個撿垃圾的!」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母親的心,那是她第一次撿廢品,因為經濟拮據,用廢品賣錢多湊一分一厘也是好的,但卻遭到了別人的奚落和諷刺。

不過,母親并沒有將撿到的紙盒扔回,因為她知道: 她扔下的不僅是廢紙盒,還有孩子和家庭……

后來,母親就養成了收集廢品補貼家用的習慣,走到哪兒拾到哪兒。

如今,三個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經濟也比較寬裕了,母親還是改不了這種勤儉樸素的習慣。

安榮記得有一次帶母親去游玩,別人在沙灘和海里玩耍嬉戲,母親既不游泳,也不看海,眼睛緊緊地盯在沙灘上。

原來,她是在注意別的游客扔在沙灘上的飲料瓶,一旦有瓶子落地,她就趕快拾起來,拿回家去賣錢。

安榮認為,母親為這個家實在是付出太多太多了,除了身體上的勞累,還有內心難以放下的尊嚴。

現在母親變成這樣了,她必須要為母親做點什麼。

3、推著輪椅帶母親旅行

到底怎樣才能讓苦了一輩子的母親在晚年能夠享享福呢?那段時間里,這一直是安榮心里困惑的問題。

安榮是做導游工作的,有一次在工作時,她看到一位年邁的老大爺在兒女的陪同下來景區游玩。

他們走得很慢,短短的時間,景區里的景點并不能一一看完,但無論是老人,還是兒女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安榮知道,那是一種陪伴所獲得的滿足感。

這時,她想起了幾年前帶母親去海邊游玩的情景。

那時候的母親還只有78歲,腿腳十分利索,背著小包走在前面,鏡頭下的笑容顯得十分美麗年輕。

既然母親的記憶力越來越差了,那麼就讓她及時感受美麗的風景,讓她多留存一點美好的記憶吧!

于是安榮決定,推著輪椅帶母親出去旅行。

當她將這個計劃興致勃勃地告訴母親時,立馬遭到了母親的反對,母親沒好氣地對她說:

「坐輪椅出去玩,這得花多少錢啊!你還要不上班陪著我,以后怎麼生活呢,我不去!」

家里的親朋好友聽說后也紛紛站出來反對,一是認為母親年紀大了,行動不便,不宜折騰,二是覺得安榮的想法是頭腦發熱,太過于天馬行空,沒有為將來好好做打算。

無奈之下,安榮只得找姐姐安軍商量對策。

安軍的職業是一名護士,那時候剛剛到了退休年齡,她深知陪伴和旅游對一個人疾病的康復作用有多大,對于妹妹的這個「驚人」想法,她表示贊同和全力支持。

有了姐姐這個堅強的后盾后,安榮消除了顧慮,開始為母親的旅游計劃做準備了。

因為母親一生節儉,姐妹倆知道讓母親花錢出去玩,她是萬難同意,在最開始的時候,她們撒了一個謊。

安榮告訴母親,她們單位給員工發了幾張機票和景點門票作為節日福利,不去用掉的話也浪費了。

糾結了好一會兒后,母親最終才同意,和安榮安軍兩個女兒一起出去旅行。

不過因為母親年邁失憶又腿腳不便,這場旅行當然不是說走就走的。

首先,她們會選擇航空公司訂好票,然后到機場柜臺預訂登機口輪椅的往返服務,最后還要辦理自己所攜帶輪椅的托運。

在選擇的景點上,她們也會通過各種渠道與景區反復確認,所游覽的地方輪椅能不能到達。

出發之前,她們會將母親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用品準備好,每天所需要服用的藥物按數量提前分裝好。

在選擇輪椅上,她們選擇的是舒服、輕便、結實、可折疊性的。

因為母親小腦萎縮,小便會失禁,所以姐妹倆還為母親準備了一箱尿不濕。

第一站選擇的是東南亞的泰國,安榮青睞海島,認為大海有獨特的治愈作用,再加上離中國比較近,能夠減少母親旅途中的奔波勞累。

第一次出國,母親像個小孩子一樣,一路上都顯得忐忑不安。

安榮看出了母親的緊張,她充分發揮自己做導游的才能,繪聲繪色地在母親耳畔輕輕描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有趣的故事,聽著母親一會兒開懷大笑,一會兒瞪大眼睛,驚訝得不敢相信。

母親好奇地問安榮關于泰國的問題,安榮也調皮地賣起了關子,讓母親待會兒下飛機后自己去瞧,弄得母親十分渴望到達此次的目的地。

一到泰國,享受在暖陽、輕風、海浪、沙灘的美景下,感受著周圍異域文化的風采,母親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讓安榮和安軍兩姐妹感到十分欣慰和幸福!

然而,在感受美景的同時,最讓母親擔心的,還是在金錢上的花費。

入住酒店的時候,母親不安地問安榮住一晚要花多少錢,安榮怕嚇著母親,編了一個很低的數字搪塞過去了。

第二天吃早餐,母親不肯在酒店吃,非要去找路邊的小攤販購買,她是擔心酒店里的食物太貴。

安榮只好繼續「撒謊」,告訴母親酒店里的早餐是免費的,已經包含在了住宿費里面,吃不吃都已經給了錢的。

聽到女兒這樣說,母親開心得大口吃了起來,并一個勁稱贊,這兒廚師的廚藝比她要好。

看著母親享受滿足的樣子,安榮眼睛濕潤了。

這些年來自己看過了無數的風景,卻忽略了對母親的陪伴,對于老母親來說,一次很普通的出國旅行,竟然她開心至此!安榮決定,以后要帶母親多出來走走看看。

在泰國待了一周后,母女三人乘飛機返回了北京。

到達機場后,母親卻不肯回家,坐在機場的椅子上說要多待一會兒。安榮知道母親這是戀戀不舍,這也更加堅定了她要努力掙錢,帶母親多出去旅行的決心。

金錢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只有在用出去的那一刻,它的價值才會體現!

4、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忙碌了一段時間后,到了2010年,姐妹倆又推著輪椅,帶著母親踏上了新的旅途。

所以本次旅行,姐妹倆將目的地選在了香港、澳門和台灣。

在香港的金紫荊廣場,母女三人站在那朵巨大的金紫荊花下拍攝了合影;

在澳門參觀大三巴牌坊時,安榮將一個帶有怪物史萊克的發卡別在母親的頭上,母親坐在輪椅上,開心又有些靦腆地微笑著;

在台灣的101大廈,母親懷里抱著兩只可愛的公仔,拍照時笑得合不攏嘴。

年復一年的旅行途中,母女三人也嘗試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

在西太平洋上的島國帕勞,母親第一次穿泳衣;

在韓國,母女三人第一次坐豪華游輪;

在巴厘島,她們第一次體驗了鄉間SPA;

在菲律賓,第一次坐快艇……

在不斷旅行的同時,母親也開始逐漸接受周圍的新事物,棉花糖、蘇打水、椰子汁、大薯條,只要母親看到的,她都想嘗試一下,連從不沾筷子的羊肉,她也進行了品嘗。

漸漸地,母親變得開朗愛笑多了,不再像剛患上抑郁癥時那樣沉默寡言,心情好了,氣色自然也就更好,臉上紅潤有光澤。

隨著旅行次數的增加,一向省吃儉用的母親也改變了消費觀念,也開始舍得為旅游花錢了。

有一次,安榮半開玩笑地問母親:

「媽,您現在還攢錢嗎?」

母親搖搖頭,笑著說道:

「不攢了,我要出去玩,你們陪我一起去吧!」

聽到這話,安榮倆姐妹都樂得合不攏嘴。

不過,母親的記憶力仍舊是越來越差,她經常不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自己身處何地,安榮則十分耐心的,一次又一次說給她聽。

有一次,安榮問母親是否記得泰國,母親想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說不記得了,還問安榮自己是否去過。

記不記得又有什麼關系呢?人行走在路上,所觀所感皆是風景,只要在旅途中有快樂,有發現新事物的驚喜,這就夠了!

推著輪椅周游世界,安榮姐妹顯然要比別人遇到更多的困難。

在那次去島國帕勞的游玩時,他們游覽的地方中間要穿過一片小樹林,正常人幾分鐘就能夠步行過去,可因為路面坑洼不平,輪椅無法行走,姐妹倆只好將母親連帶著輪椅給一起抬過去。

兩百米的距離顯得特別漫長,兩個瘦弱的女子用盡全身的力氣抬起輪椅,每走幾十米的距離,就要放下來休息一下,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她們才走出那片小樹林。

等到輪椅被放到樹林外的那一刻,姐妹倆感覺胳膊都要累斷了,她們額頭上滿是汗水,手上是勒得很深的紅印。

然而,她們顧不得自己的勞累,先是詢問母親有沒有因為顛簸而身體不舒服,詢問她是否要喝水,松松筋骨。

每次晚上住酒店時,因為母親小腦萎縮導致大小便失禁,安榮會讓母親帶上尿不濕睡覺。可有時母親也會耍小孩子脾氣,抑或是帶著不舒服,堅決不肯用尿不濕。

姐妹倆也不勉強,她們輪流守在母親床邊,隔固定的時間就攙扶著母親起夜去上廁所,就這樣一直守到天亮。

有幾次,母親來不及走到廁所就尿在了地板上,她們趕緊找來墩布擦干凈,不讓母親覺得十分尷尬。

旅途上遇到的困難和不方便的地方,細數起來真的很多,可姐妹倆毫不在意,她們認為,只要母親高興,自己能陪在母親身邊,那就是真正的快樂。

生活的本意,似乎就是一次又一次體驗轉瞬即逝的美麗!

2015年,安榮和安軍帶母親去美國游玩。

因為路途遙遠,要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中間還要轉機飛行,擔心母親的身體難以承受,姐妹倆便咬牙給母親升了一個頭等艙,這是她們在旅行途中,乘飛機時唯一的一次升艙。

頭等艙給了母親不一樣的感覺,這讓她非常高興,可是當她從女兒口中得知要多花4萬多塊時,母親便將一雙眼睛盯著窗外。

她是要多看看頭等艙外面的世界,多多享受這用昂貴金錢換來的短暫服務,不然她覺得太浪費了。

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安榮帶著86歲的母親第一次乘坐直升飛機。

看著這麼年邁的老奶奶來乘機,飛行員都驚呆了,因為這是他們那兒年紀最大的一位乘客。

2016年年初,姐妹倆又打算帶母親去看埃菲爾鐵塔,然而這一次,母親卻去不了了。

當年5月,母親突發腦梗,在醫院住了三個多月后才漸漸好轉。不過這次發病也留下了后遺癥,那就是雙腿無法動彈,一步路也走不了了。

姐妹倆雖然很難過,但也感到一絲慶幸。在過去的7年時間里,她們陪著80多歲的老母親一起旅行了17個國家和地區,連輪椅也壞了5輛。母親欣賞到了不同的風景,享受到了旅行的樂趣,同時也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這些記憶雖然很多并不存在于母親的腦海中,但是安榮在旅行途中拍攝了母親的很多照片,回到家后,她用這些照片做了整整一面照片墻,當做旅行的紀念和回憶。

雖然現在母親暫時不能去遙遠的地方,但是姐妹倆經常會抽出時間推著輪椅,讓母親在老家的周圍走走。

2018年,為了陪伴母親,安榮選擇了離職,與姐姐安軍共同照顧媽媽。

她們準備著老人的一日三餐,給老人洗頭、洗澡、剪指甲,晚上則和老人同室而臥,方便照顧。

在孩童時代,母親就是這樣照顧她們的,現如今母親老成了孩子,兩個女兒也更加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因為有媽媽的家,才是最幸福完整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

我們總以為時間還長,無論對于父母還是孩子,都想著等工作好了,生活富裕了,再回過頭來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殊不知,人生其實真的很短暫,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機會,將會成為一輩子的遺憾。

陪伴是最好的良藥,它能夠醫治心傷、治愈精神,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與孩子,這才是生活的第一意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