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哪怕是幼稚園,各種規章制度也愈加規范。
為了促進幼稚園與家長的溝通,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幼稚園定期會舉辦一些小活動,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提供好的溝通平臺。
幼稚園經常會舉辦一些親子活動,有的是才藝表演,有的是一起春遊,也有時候讓家長幫忙給孩子做個手辦、或者飯菜。
有所幼稚園就曾舉辦過一起「珍惜糧食」的小活動,讓孩子們每個人從家裡面帶一份飯菜到幼稚園,孩子和父母都參與到做飯當中。
學校的作業,對於家長而言那就是聖旨,儘管早上再不願意,也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一頓飯菜,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孩子被被人比下去。
於是秉承著簡單好吃又健康的原則,不少家長就給孩子做個炒雞蛋,這樣孩子也能一起參與進來,攪拌下雞蛋液。
第二天的幼稚園,老師本以為能夠形成一種「百家宴」的壯觀畫面,各種好吃的飯菜爭相鬥豔,可現實很尷尬,一桌子都是「蛋製品」,簡直成了「全蛋宴」。
有的是番茄炒雞蛋、有的是青椒炒雞蛋,有的是蒜薹炒雞蛋,甚至有的家長乾脆沒做,點了個外賣讓孩子一起帶過來。
老師們都懵了,本想著鍛煉孩子的,可不想家長們都誤解了,明明是孩子的作業,怎麼變成了家長的作業?
一條魚=一條大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