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距離春節的時間越來越近,不少外出打拼的孩子們也慢慢地回到家中聚集。第1天回家爸媽都噓寒問暖,讓孩子多吃點、多穿點、多睡一會兒。過兩天態度發生180度大轉變,說我們好吃懶做,整天窩在家裡幹嘛呢?幫家裡人做點事情呢!雖然嘴上這樣說,實際心裡還是挺關心孩子們的。
回到家裡面當然是偷懶兩天,在爸媽面前我們永遠都是他的孩子,永遠都是長不大的模樣!休息兩天后都陸陸續續地開始搞衛生,為新的一年,做好新的準備。
家裡的老人看到子女、孫子回來後,開始忙前忙後殺雞宰羊、買魚買菜,都是做子女、孫子平時愛吃菜。
年夜飯不一定在除夕那天吃,在此之前家人能夠聚在一起吃飯,那就是幸福的。當然除夕那一天有著特殊的意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飯聊天、吃湯圓、吃餃子,然後一起看春晚。
隨著老百姓生活條件逐步提升,很多家庭都喜歡在外面訂餐吃年夜飯,同時也有很多家庭堅持自己做年夜飯。原因很簡單,店裡吃不出家裡的味道,換句話說並不是菜的味道不好,而是缺少了一種感覺。
1月25日,一位兒媳婦上傳一則視訊,畫面中一位身穿黑色羽絨服,穿戴著有點可愛的粉紅色圍裙的老人,在廚房內忙前忙後,為家人準備年夜飯。
如果不說,你們覺得這位老人多少歲,很多人覺得應該是60歲~70歲吧!事實上這位老爺爺已經90歲了,看起來依舊十分精神。
兒媳婦說,我們家每年的年夜飯都是爺爺一人在做,爺爺很能幹,也很喜歡做飯,家人去幫忙的時候,爺爺說你去把菜洗乾淨就行了、你去看電視、你去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