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婦產院的分娩室內,一個5斤多的女嬰呱呱墜地。
從護士手上接過女兒的那一刻,黃黎敏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為了這個孩子,年過半百的她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2016年夏天,黃黎敏25歲的兒子因病去世。
中年喪子的打擊,讓她和丈夫方介忠幾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在親友的勸說下,夫妻倆決定再生一個孩子。
經過三次試管,無數個提心吊膽的日夜,他們終于盼來了一個女兒。
一、失獨夫妻、試管求子
2016年底,黃黎敏和丈夫方介忠搬進了新家。
喬遷本是一件喜事,可對黃黎敏夫妻倆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煎熬。
幾個月前,兩人的獨子因病去世,年僅25歲。
這棟由兒子設計裝修的公寓,也成了夫妻倆的夢魘,讓他們總是觸景傷情,以淚洗面。
搬入新家後,黃黎敏夫妻倆最常做的事便是呆坐在兒子的房間裡,在心裡默默地跟兒子說話。
有時午夜夢回,黃黎敏會夢到兒子從房間裡走出來,像從前一樣和她說說笑笑。
可惜,夢境是短暫的。
每次醒來時,黃黎敏都會發現自己滿臉是淚。
那段時間,夫妻倆的生活幾乎停滯了。
對兒子的思念,佔據了他們生活的一切。
得知夫妻倆的情況後,不少親戚朋友前來勸慰他們: 「人要朝前看,實在不行的話再生一個或者領養一個吧。」
一開始,夫妻倆並沒有考慮這個提議。
在黃黎敏看來,自己已經年過五十了,再生一個談何容易?
但隨著時間流逝,夫妻倆對兒子的思念不減反增。
這種壓抑和絕望,最終讓他們萌生了再生一胎的想法。
不久後,夫妻倆來到醫院做檢查。
醫生告訴他們,由于黃黎敏年齡過大,已經無法自然受孕,只能採取試管移植的辦法。
不過,試管移植存在一定的風險。
而且就算順利生下了孩子,以後的撫養也不容易。
面對醫生的勸阻,黃黎敏咬咬牙,決定為了孩子再冒一次險。
2018年5月,黃黎敏進行了第一次胚胎移植。
可惜,這次手術當場就被宣佈失敗了。
經過兩個月的調養,這年7月,黃黎敏再一次上了手術臺。
這次手術的過程比較順利,胚胎成功著床。
然而,兩個月後胎兒便停止了發育。
無奈之下,黃黎敏只能通過刮宮手術拿掉了這個孩子。
兩次手術失敗,又經歷了刮宮,黃黎敏的子宮已經非常脆弱了。
她也產生了強烈的焦慮情緒,經常一個人默默流淚。
看著黃黎敏痛苦的樣子,方介忠很擔心她的身體會垮掉,便勸說她放棄。
可是,黃黎敏卻不願意就此放棄。
在她看來,現在不做,以後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2019年1月11日,黃黎敏第三次上了手術臺。
由于方介忠工作忙碌抽不開身,這次手術是她一個人來的。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 這次手術很成功,胚胎順利著床了。
然而,經醫院檢查,胎兒的H[G·G]值偏低,能否順利長大還是個問題。
想到上一次手術的失敗,黃黎敏的心不由得沉到了谷底。
為了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黃黎敏每兩天都要做一次檢查。
懷孕期間,她的血壓、血糖指標都偏高。
于是,她便嚴格按照醫囑控制飲食,每次吃東西都要精准到克。
在她的精心呵護下,這個脆弱的胎兒一天天地長大了。
懷孕六個月時,黃黎敏去做了一次B超。
看著孩子初具雛形的臉,她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這個孩子的額頭長得和哥哥一模一樣!
她開始相信,世界上或許真的有輪回。
早早離開的孩子,如今又回到自己身邊了。
懷孕七個月時,醫生告訴黃黎敏,孩子的情況總算是穩定了。
這個結果,讓夫妻倆都長舒了一口氣。
他們為這個孩子取名為「盼盼」,意思是辛辛苦苦才盼來的孩子。
不久後,黃黎敏還拍攝了一組孕照,紀念女兒的到來。
照片中的她身著旗袍,手撫肚皮,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一舉一動都散發著母性的光輝。
二、艱難產子、重拾希望
2019年9月25日,是53歲的黃黎敏的預產期。
這天下午三點多,她被推進了分娩室。
經過三個多小時艱難的生產後,胎兒的腦袋已經隱隱露了出來,可黃黎敏卻因體力不支癱倒在了手術臺上。
最終,經方介忠簽字確認,醫院對黃黎敏進行了剖腹產,一個健康的女嬰不久後便降生了。
抱著女兒的那一刻,黃黎敏夫妻倆都喜極而泣。
三年多的痛苦,懷胎十月的艱辛,在此刻都顯得無足輕重。
女兒的到來,讓一度走到絕路的夫妻倆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在月子中心住了一個月後,黃黎敏回到了家中。
剛回家的前三天,她激動得整夜都不肯睡覺,一直坐在床上抱著女兒。
其實,小盼盼非常乖巧聽話,晚上不吵也不鬧。
但黃黎敏總覺得,孩子換了環境會不適應,有人哄要好一些。
而且,她自己也離不開這個孩子,總要時時刻刻盯著,生怕她從眼前「消失」了。
對于黃黎敏夫妻倆來說,育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黃黎敏生兒子時才24歲,兒子幾乎是放養長大的,本就沒什麼經驗。
再加上過了三十多年,面對年幼的小盼盼,夫妻倆常常會手忙腳亂,擔心照顧不好。
為此,夫妻倆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心血。
每到中午飯點,兩人便開始各自忙碌起來。方介忠做夫妻倆吃的飯,黃黎敏則專門做嬰兒輔食。
每次做飯時,黃黎敏都會用電子秤稱好食物的分量,保證營養均衡,做完之後,再一口口喂給女兒吃。
育兒過程中,黃黎敏還寫了一本「育兒手冊」,記錄下小盼盼每天的生活日常。
平時盼盼稍微動一下,或者發出一點聲音,她都會趕緊過來查看。
孩子身上起了個小紅疹,她也會立刻詢問醫生,生怕孩子出了什麼閃失。
帶孩子時,黃黎敏常常想到初為人母時的自己,後悔起當初對兒子的疏忽: 「那時候,寶寶總是哭,我卻嫌他煩……年輕時什麼都不懂,忙起來就覺得孩子是個拖累。現在為了孩子,我可以放棄我的一切。」
然而,隨著女兒的長大,高齡生產的「後遺症」也為夫妻倆的育兒之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最顯著的一點,便是黃黎敏的身體狀況。
自打兒子去世,黃黎敏就蒼老了不少。
生下女兒後,她的身體更是衰弱到了極點,不僅膝蓋半月板受到了不可逆的損傷,還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
每次抱著女兒的時候,她身上都會疼痛難忍。
而且,小盼盼的發育也比同齡人遲緩一些。
為此,夫妻倆沒少跑醫院,著急得睡不著覺。
焦慮的情緒,讓黃黎敏身體的疼痛更加劇烈了。
社會對黃黎敏這個高齡產婦的態度,也讓她時不時地感到有些揪心。
早在黃黎敏產子之時,便有不少網友指責她自私: 「不太理解她的行為,等孩子20歲他們都八十了,孩子沒工作就得照顧他們,壓力很大的。」
各種各樣的困難,讓黃黎敏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她開始懷疑,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沒有意義?
2020年4月23日,心情低落的黃黎敏發了一條朋友圈: 「真的會過去嗎?我為什麼覺得有過不完的坎。有時真的想一了百了……」
好在,小盼盼的茁壯成長,最終療愈了夫妻倆。
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盼盼的身高和體重穩步上升,達到了和同齡人相仿的水準。
而且,盼盼的性格十分活潑,家裡總是充滿著她「咯咯咯」的笑聲。
每次聽到孩子的笑聲,黃黎敏都覺得過去的一切都值得了。
最令她欣慰的是,小盼盼不僅長得像哥哥,冥冥之中似乎也與這個未見過面的哥哥有緣分。
盼盼最喜歡的玩具,便是哥哥留下的一個米奇鐘。
她常常望著鐘開心地揮舞小手,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對于外界的各種聲音,黃黎敏也逐漸看開了: 「肯定會有人覺得我們自私,不為孩子的未來考慮。但我們生下了她,就一定會給她雙倍的愛。現在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健健康康的,多陪孩子一段時間。」
三、不忘過去、勇敢向前
如今,黃黎敏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前不吃蔬菜水果的她,現在頓頓都是葷素搭配。
她的衣櫃,也從以前單調低沉的黑白灰變成了五彩繽紛。
對此,她笑著說: 「孩子年齡小,我也要保持年輕的心態。」
她還提到,等過了哺乳期便要去將頭髮染黑,不能給盼盼丟人!
夫妻倆對盼盼百般寵愛,他們的親朋好友知道這個孩子來之不易,也都對她關愛有加。
小盼盼的幾個阿姨時常給她添置新的玩具和衣服,連穿的毛線鞋都是她們一針一線勾出來的,讓家裡的其他幾個孩子都羡慕不已。
雖然有了女兒,但夫妻倆一刻都不曾忘記過兒子。
每次看著小盼盼活潑的樣子,他們總會想起來兒子小時候的樣子。
他們還在家裡為兒子立起了靈位,時常和兒子說說心裡話。
2021年清明節前夕,黃黎敏特意準備了一些兒子愛吃的菜和水果,去給兒子上墳。
「我兒子愛吃大葷,白斬雞、三文魚都喜歡吃,蔬菜吃的少,水果只愛火龍果。」提起兒子,黃黎敏的眼淚又不知不覺落了下來。
清明節到來之際,黃黎敏飽含深情地執筆為兒子寫下了一封信: 「親愛的兒子,你過的好嗎?5年了,兒子,一次次夢到你,一次次我哭著從夢裡醒來……你的妹妹盼盼真的很像你啊。她的後腦勺和你一模一樣、她愛音樂、她粘媽媽,這些也和你小時候一模一樣。放心吧,兒子,爸爸和媽媽還有妹妹正在努力地活著。只是我想再摸摸你的臉,哪怕一次也好。」
字字泣血,感人肺腑。失獨母親的痛苦,旁人永遠無法體會。
而唯一讓她感到欣慰的便是每次去上墳時,兒子的墳前總會擺著不少鮮花,那都是兒子的同學來祭奠時留下的。
除了她之外,這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在掛念著他。
對于小盼盼,黃黎敏表示: 「不需要因為我生了她而感謝什麼,只希望她覺得和我生活在一起很快樂,就足夠了。」
相信小盼盼一定會帶著大家雙倍的愛茁壯成長,也祝願飽經坎坷的一家人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