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頂級大佬「的頭銜落到了這個人身上。
他是天王級別的人物,為香港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就是周潤發。
在大家看來,周潤發是一個有著明星光環的影帝,但在背地裡卻有這麼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70年代的香港,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演員要跑三四年龍套,才有望選上配角。
然而想要被選上主角,往往得需要五六年的時間。
所以凡是能夠熬下去的人不出意外的話都會有出頭之日的那天,也有些人熬不住就只能選擇放棄。
1955年,在香港南丫島的一戶普通農村家庭裡,誕生了一個男孩。
他的父親是一位船員,常年的出海打魚,母親則是在家種田養雞,偶爾去別人家裡幫傭。
所謂「窮人的家裡早當家「,懂事的周潤發從小幫母親去打零工來補貼家用。
後來,由于周潤發的父親及愛賭博,經常把薪水給輸光。
在周潤發中學三年級的時候,由于父親積勞成疾,之後便一病不起。
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裡面再也沒有能力供他讀書。
為了賺錢補貼家用的周潤發,不得不輟學進入社會開始工作。
由于過早的輟學,周潤發當時只能找一些社會底層的工作,譬如:服務員、童工等10份工作。
這段經歷每每被周潤發談起時,總會微笑的回答說:做演員和服務員一樣,初衷都是為了討生活。
區別就在于這是自己追求的富有生活。
1973年,嘗遍百味人生的周潤發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無線電視演員培訓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