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能力時,認真做大事,沒有能力時,快樂做小事;
你有餘錢時,儘量做善事,沒有餘錢時,修身不停止。」
這段話用在葉祥慶的身上,再恰當不過。
他數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堅持為貧困學生做好事、辦實事,
通過善義之舉,傳播了社會正能量,也影響了很多人。
去年,高齡94歲的葉祥慶,在新竹縣寶山鄉是非常著名的人物,
因為他的善良實在讓人印象深刻。葉祥慶小時候曾受過日本文化及客家文化的薰陶,
家裡世世代代都是務農,雖然家境並不寬裕,但有著純樸勤儉的性格,
一步步腳踏實地做,也慢慢闖出屬於自己的農業王國,更曾獲選寶山鄉農會優秀農民。
然而,葉祥慶受人敬佩的地方不只在於專業領域,還有他無私奉獻的精神,
即使不是大家眼中的有錢人家,卻依舊對地方教育及建設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葉祥慶曾捐贈了50萬給寶山國中作為獎學金,
希望能增加學生努力求學的動力,還捐錢替雙溪國小建設籃球場及水泥廣場,讓在地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不僅如此,後來還將寶山分駐所、雙園路萬善祠(百姓公)的土地等全都無條件捐出,
希望能幫助當地發展,這樣的慷慨真是世間少有!
2019年時,葉祥慶被選為新竹縣模范父親,其做人的原則也深深影響了兒子葉春茂。
葉春茂回憶小時候,表示過去家裡生活比較困難,一切都得省吃儉用,就連用個油燈都要很珍惜,
而爸爸這麼做都是為了將錢存下來給兒子好好念書,時時刻刻叮嚀他不要走偏,
將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長大後的葉春茂學習到了父親熱心公益的精神,
投入寶山鄉義消分隊服務,至今已二十多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