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哭了......
冬奧花滑女單,俄「三娃」決戰紫禁之巔。
「莎莎」特盧梭娃以5重四周跳,驚天動地,開闢花滑新時代。
但最後,她只拿了第二。
賽果公佈,莎莎當場崩潰痛哭,她嘶吼到:
「每個人都有金牌,只有我沒有!」
「我恨死滑冰了。」
眼妝漫漶,雪原孤泣,看得人心疼,這一刻的莎莎,令我想起一個人。
那是1994年,日本花滑世錦賽,女單頒獎禮。
一位黑人選手,做出了一個違背奧林匹克精神的舉動——
她把掛在脖上的銀牌摘下,仰著頭,咬著牙,泣不成聲。
日本觀眾當場爆發震天動地的噓聲,報刊雜誌翌日將她炮轟得一文不值。
然而,20年後,奧會卻用這樣一句話來介紹她:
蘇麗婭·波娜麗(Surya Bonaly),花滑之先驅,叛逆之勇者。
無人知曉,她從何而來。
1973年,一對法國夫婦收養了一名8個月大的黑人嬰兒,她無父無母,來歷不明。
後來,據記者爆料,女嬰被發現時,躺在馬達加斯加海岸的留尼旺島沙灘上,奄奄一息。
死裡逃生,父母給她取了名字——Surya,梵文裡「太陽」之意。
烈陽般燃燒,日冕般閃耀。
這個女孩,沒讓爸媽失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