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僅是對於孩子,對於成年人也是一門學問。當你的善良被利用時;當你的善良傷害別人時;當你的善良被質疑時。你開始迷茫,善良是否是對的?到底該如何善良才是最好的?
但對於孩子,好像善良是天生就賦有的。在三字經中開篇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說明初來乍到的我們都是擁有善良的,但一些人善良後來為什麼消失了呢?
本王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訊,一對母女上了公車,媽媽手上拎著一個小籠子,車上正好有座位,女童自顧自的找到座位坐下,然後就伸手抓出籠子裡的小倉鼠。
雖然小女孩的動作看起來生猛了些,但女孩子都比較喜歡小動物,對於小動物總是充滿「母愛」,覺得小女孩不怕倉鼠很是勇敢。
原本以為小女孩抱著倉鼠是要展現「母愛」一面的,可結果卻嚇到了大家。
女孩子用手拽著小倉鼠的四肢,不停的在空中亂掄,小倉鼠被折磨的奄奄一息,後來女孩又把小倉鼠向後坐孩子身上拋去,那個孩子被嚇哭了,小女孩也被對方家長訓斥的掉了眼淚。
車上幾個女性乘客非常的不滿,指責女孩:小小年紀卻遺失了自己的善良。
可是女孩的媽媽卻並沒有認識到自家孩子的錯誤,也沒有讓孩子道歉,只是安慰著自家的孩子。
後來小女孩的媽媽又對小女孩說,明天可以買一隻兔子給她玩,小女孩這才止住了哭聲。下車的時候,母女倆把已經沒了氣息的小倉鼠扔進了垃圾桶裡。
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後直接評論:孩子就是這樣被教毀的,小小年紀卻遺失了善良。
從小我們就背過三字經,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先賢認為,人性本是善良的,只不過由於後天環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才有了其他的心理感受。
這個小女孩剛剛出生的時候也一定是非常善良的,只是由於後天教育的影響,才導致她出現了如此行為,而從小女孩媽媽的一舉一動中,我們也可以遇見這個孩子的未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