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嫁人不嫁「鳳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這話雖然有點絕對,但在現實中,因為原生家庭、親人手足之間引起的家庭矛盾,真的不在少數。
陳萍和許偉是一對普通的夫妻,兩人經營著一家文具店,每月有4萬元的收入,生活平靜。步入中年的夫妻,如果生活上沒有大的波瀾,應該會就這樣平平淡淡地走下去吧。
但兩年多前,陳萍的弟弟阿峰,想在市區買一套房子,買房子意味著安家,男人有了家,才會更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為了家庭更好的未來努力打拼。經過比較和選擇,阿峰在市區定下了一套總價不到900萬的房子,全家人都為他高興。
房子是貸款購買的,但在銀行做貸款手續的時候,發現阿峰的個人征信有點問題,銀行不支持貸款。
怎麼辦?
全家人商量來商量去,最終決定,把房子掛在姐姐陳萍的名下,以陳萍的名義來貸款,每月的月供由弟弟打款給姐姐。
都是一家人,陳萍和許偉也沒多想,同意了弟弟的方案。但沒過多久,弟弟因為做生意虧空,手里沒錢,月供成了難題。
為了幫助弟弟,陳萍主動擔負起那套房子的月供、裝修貸還款、車位費等各種費用,每月支出9萬多元。
兩年時間過去了,弟弟還是沒有能力自己還房貸,陳萍和許偉卻因為這件事鬧得不可開交,幾乎到了失婚的地步。
面對著記者的鏡頭,許偉忍不住痛哭不止,他說很希望妻子多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庭,不要只想著幫助弟弟,卻不顧家里的實際情況。
但妻子陳萍卻說,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娘家義無反顧地伸出了援手,現在正是她回報娘家的時候,她不能不管弟弟的事。
許偉告訴記者,他們每月4萬的收入,自己還要生活,但那套房子每月還貸就要9萬多,他只能從各個借款平臺東拼西湊,兩年下來,已經欠債170多萬,他們自己的家庭早已不堪重負。
從這件事里,其實不難看出,陳萍是個善良的女人,娘家在她困難的時候幫助她,而她懂得知恩圖報,回饋娘家的恩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