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重視孩子的成績,當孩子獲得進步的時候,他們會很開心;當孩子退步的時候,他們也會十分在意。
劉先生的兒子讀一年級,成績非常好,尤其是數學,一般都是拿滿分的。可是,在期末考中,兒子卻捧回了一張不是滿分的數學卷子。
劉先生一聽分數,覺得兒子是不是分心了,怎麼成績退步了呢?為了搞清楚是什麼情況,他叫兒子把試卷拿過來,看看到底是錯在哪里。
沒想到看完孩子被扣分的那道題,劉先生更想不通了。那道題目問的是「教室里有11盞燈,拉滅了4盞,教室里還有幾盞燈?」孩子寫了個等式
「11-4=7」,卻被老師打叉判錯。
劉先生當時就怒了,覺得是老師誤判,冤枉了孩子,于是憤怒地質問老師「你憑啥判我兒子錯?」,不料卻被打臉,老師說:
「這是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也是一道陷阱題。您看,題目問的是‘教室里有幾盞燈’,4盞燈雖然滅了,但還在教室里呀,所以燈的總數是不變的。」
聽完老師的解釋后,劉先生心服口服,只好給孩子分析了一通,提醒他以后審題要更加小心。
1.老師出題要嚴謹
案例中老師出的題目其實沒什麼問題,是很常見的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但是,現實中有一些老師出題不夠嚴謹,導致孩子用「腦筋急轉彎」的方式寫出答案了,結果卻被判錯。
比如,有道題是考數學等式的,問有多少種付款方式,孩子答:支付寶、微信支付。
這兩種的確是不同的付款方式,從這個角度看是沒錯的,但是題目想問的,應該是紙幣的面額搭配。
2.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