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提前下班,一直蹲在家門口,兒媳喊他回家被拒,說出原因后引熱議,網友褒貶不一
社會倫理學家曾經說過,公公與兒媳的關系是一種非常微妙的關系。因為公公與兒媳原本不是一家人,如果不是因為公公養育了一個兒子,公公與兒媳就是互不相識的路人,所以公公與兒媳的關系是一種非常難以形容的關系。
古人有一種說法:「翁媳不交言」, 其意思是說:公公與兒媳婦之間不能夠有過多的交流,否則,就有可能被社會所不容。
現在是新社會,古人的說法有可能過時。不過,按照民間的風俗習慣,公公與兒媳婦之間還是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的,否則,同樣會被世人所詬病。
福建泉州有一位叫邢某輝的男子,由于他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從小就接受了不少傳統思想的教育,因此,他是一位非常恪守傳統的一個人。
昨日下午,由于邢某輝所供職的單位停電,因此,他與平日里相比,提前下班了一個小時。當他回到自己的家門口時,他突然想起需要給兒子打一個電話,從電話中得知,兒子還沒有下班,家里只有兒媳與小孫子在家。
邢某輝說:「當我得知家里只有兒媳和小孫子后,我便沒有拿鑰匙開門,由于我覺得無地方可去,因此,我便一直蹲在家門口等兒子下班回來。」
邢某輝的兒媳劉某君說:「至于我公公在家門前蹲了多長時間,其實,我并不知道。如果不是我老公打電話問我公公是否回家,我還不知道他在家門前蹲著呢!當我打開門看到我公公在家門前蹲著后,便趕緊喊他回家,但他卻撓了撓頭說:‘想再蹲一會兒’。我看他執意不回家,便把我兒子叫了出來,原本想著他見了我兒子后就會回家,然而,他卻直接領著我兒子去超市里了。」
那麼,邢某輝為什麼寧愿蹲在家門口而不回家呢?
邢某輝的兒媳劉某君接著說:「我公公是傳統思想非常嚴重的一個人。平日里,對我始終不茍言笑。每當吃飯的時候,他就會獨自端著碗走到臥室里去吃,即便是我婆婆在家,他也從來不與我坐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我曾經讓我老公給他捎話說,讓他把我當女兒看待。但他始終沒有抹過彎來,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我永遠是兒媳婦,因此,他便時時與我保持距離。」
邢某輝的兒媳劉某君繼續說:「如果我婆婆在家,我公公就會在下班后直接回家。這兩天,我婆婆去串親戚了,沒有在家。也許是我公公感覺與我在家中獨處不方便,于是,在他提前下班后便沒有回家,他要等我老公下班后才回家。」
當邢某輝的兒媳說出實情后,網友們便紛紛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邢某輝的舉動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
什麼叫修養?邢某輝的舉動就是一種修養。如果處于古代,邢某輝應該是做公公的楷模。雖然說公公也可以把兒媳當女兒看待,但是,畢竟兒媳與公公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他們之間獨自相處還是不方便的,甚至還會出現尷尬的現象。這一點,也許許多做公公的都意識不到,但邢某輝卻意識到了,如果不是因為邢某輝有修養,他怎麼能夠意識到呢?
我認為,公公是應該與兒媳保持距離的。如果公公與兒媳單獨相處,不但容易被別人說閑話,而且,其場面也會顯得非常不自在。從邢某輝的舉動上來看,他是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人。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邢某輝的思想有些迂腐。
現在都到什麼年代了?邢某輝的身上居然還能夠找到封建思想的影子。盡管說公公與媳婦之間是應該保持一定距離的,但也不能過于刻意啊!如果整日刻意地與兒媳婦保持距離,難道自己都不累嗎?況且,邢某輝的家里還有小孫子,難道他都不會回家哄哄小孫子嗎?
邢某輝的思想有些迂腐。可以與兒媳有一定有一定的距離感,但距離感也不能太強,否則,公公與媳婦之間就有些生分了。反正,我是不贊成邢某輝的做法的。
總之,網友們的看法有分歧。
凡事都應該有度,所謂的「度」也就是指「尺度」。在公公與媳婦交往的過程中,既不能過于親密,也不能過于疏遠,否則,會導致雙方都尷尬。單單從邢某輝的行為上來看,邢某輝與兒媳婦的關系已經弄得過于疏遠了。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家庭的氣氛就會越來越沉悶。
大家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