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戶」現象在各個城市都經常發生,他們成為「釘子戶」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不能否認,確實有一部分人是對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愛得深沉才拒絕搬遷的,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對賠償款不滿意。
有這樣一個釘子戶,在七八年前,他曾揚言沒有2個億絕不搬走,馬路建成後,他就住在了路中間。
這起事件的結局如何?事到如今,這個「釘子戶」如願以償了嗎?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土地對于城市的建設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城市進程不斷加快,市區擴建也迫在眉睫,讓人頭疼的「釘子戶」問題也就隨之來了。「最牛釘子戶」,盤踞馬路中間7年,只為獲得2億元賠償款。
這個「最牛」釘子戶,就位于兩條主幹道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十分關鍵。來到這裡,可以看到一個缺磚少瓦的兩層樓房,牆面上還有一個巨大的窟窿,周圍曾經是一圈破舊的圍牆,由于太影響城市面貌,加上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當地政府在圍牆外面又圍了一圈顯眼的藍色鐵皮,還貼上了醒目的「危房」二字。
但這也只能起到提示作用,這段路的交通依然十分擁擠。
住在馬路中間是什麼體驗?每天都面臨著汽車尾氣和噪音的污染,還要受到他人的指指點點,生活質量可想而知,而這,就是「最牛釘子戶」的日常。
可以看到,這座房子的左邊是一座立交橋,右邊就是新式的社區樓房,這座房子矗立在其中,顯得非常格格不入。而原本寬闊平坦的馬路,一到這裡,就急速「縮水」,成了狹窄的單車道,一到上下班高峰期,這裡就成了堵車的重災區。除此之外,每天都有車輛經過,房屋的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