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秦觀在《鵲橋仙》中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古人筆墨里的愛情,總是可歌可泣的讓人憐愛和傷感。筆墨處,雖然只有寥寥數字便把人心里,最柔軟的那一部分描繪得淋漓盡致。
誰的青春不朦朧,誰的愛情不憧憬。可看盡媒體報道下的故事,公眾人物的那些不堪,卻又讓世人們開始質疑,物質至上的年代,人間還有幾分真愛,自由過火的現實,誰還相信童話里的海枯石爛。放蕩的人生里,婚姻成了可以不去守候的一張廢紙。
這讓我想到了十年前的一場夕陽婚姻,
一場時隔55年,千山萬水的愛戀。
2010年的9月,大陸廈門的民政局迎來了一對特殊的戀人。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彼此攙扶著走進了民政局的大廳,在眾人滿含著熱淚的羨慕與憧憬當中,領到了結婚證書。
這對新人中,女方李塵生已是83歲的老者,男方袁迪寶也是82歲的老人。
李塵生還有一個名字叫李丹妮,雖說她說的一口流利的中文,但卻是金發碧眼般的容貌。
她是一名中法混血兒,百年前,李塵生的父親李樹化只身一人前往法國留學,并在當地邂逅了一位氣質優雅,漂亮迷人的法國姑娘。
兩個人一見鐘情,在浪漫的法國街頭,手挽著手成就了一段情緣。
李樹化是中國第一代鋼琴家,曾為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