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后,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產生的,我們所看到的恒星、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都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產物,地球其實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後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太小了,于是將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地球是唯一一顆誕生了生命的星球,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主要是因為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這些基本條件分別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豐富的水資源,除了這些條件之外,地球還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強大的磁場,這些條件綜合在一起,使得地球變成了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在地球眾多生物當中,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探索世界的奧秘, 經過幾千年的科技發展,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后才知道,地球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在地球外面還有宇宙存在。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地球最早的生命可能來自于彗星,在太陽系中,彗星的數量非常多,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大量的彗星撞擊了地球,將水資源和生命元素留在了地球上,科學家在彗星上面發現了氨基酸,這是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之一,如果這麼看的話,那麼地球生命可能真的起源于彗星,在地球上百分之71都是海洋,而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本身不具備誕生水資源的條件,所以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資源都是彗星帶來的,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誕生于水中,由單細胞生物進化為多細胞生物,由多細胞生物進化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進化為兩棲生物,由兩棲生物進化為陸地生物。
人類就是由陸地生物猿類進化而來的,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在尋找生命的奧秘,不少人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但是最終都沒有實現,後來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類的壽命和端粒有關系,在上世紀30年前,美國遺傳學專家發現端粒的存在,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它具有保護染色體完整性的作用,在細胞分裂的時候,端粒就會減少一段,細胞不斷的分裂,端粒就會不斷的變短,當端粒無法在變短時,人類的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如果按照科學家的理論,那麼只要我們能夠將端粒無限延長,是不是人類就能夠獲得永生?雖然端粒和人類的壽命有關系,但是除了端粒之外,其它物質是不是也和人類的壽命有關系?
現在科學家還在積極的研究當中,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說不定人類還能夠找到其它影響壽命的因素,不過在2020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彭羅斯在瑞典皇家學院接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對物理學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當時他研究的課題是:關于宇宙能量及其循環的討論,簡單來說就是能量本身的誕生發展和消亡過程,以及它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規律,他認為,我們的生命其實都是宇宙能量演化的一個縮影,從我們的誕生、成長、死亡,這其實和宇宙中能量的變化非常類似,而宇宙中的能量可以不斷的改變,那麼說明生命也是能夠不斷改變的。
簡單來說就是生命是不會消失的,它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就像宇宙中的天體一樣,宇宙中的天體就是典型的能量轉化為物質的結果,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們在質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之間徘徊,愛因斯坦出現以后,解開了這個謎題,愛因斯坦提出了質能方程式E=mc^2,在這個公式里面,E代表了能量,m代表了質量,c^2代表了光速,光速相當于任何參考系來說都是不變的,所以這個公式中有兩個變量,它們分別是質量和能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物質轉化為能量的事情隨處可見,比如說煤炭燃燒以后能夠釋放出熱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