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認為最自我個性,崇尚及時行樂,擁抱「消費主義」的年輕人,不知道何時起,已經開始默默攢錢打卡了。社交媒體上,一股儲蓄風潮正在盛行。
為了攢錢,這屆年輕人可以有多拼?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年輕人做不到的。
當代人新愛好:不消費,狂攢錢
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這屆年輕人選擇上香;在買包和買醉之間,他們更傾向于選擇買彩票;在理想和理由之間,理財才是年輕人的最愛——主打的就是一個攢錢,搞錢!
豆瓣的「用利息生活:儲蓄小組」,現在組里的成員已經超過了10萬,「用利息生活:投資理財」的小組,組員人數超過了60萬。更別提還有「摳門女性聯合會」,「摳門男性聯合會」,累計已經百萬人員入組。
為了攢錢,有人選擇記賬、精打細算,有人選擇用利息生活,理財買基金,也有人選擇主業副業兩手抓,做個斜杠青年。
記賬APP用起來,定期整理個人賬單只是入門級舉措,從各類攢錢小組中吸取群體智慧,挖掘各種薅羊毛神器,購物紅包、會員折扣、積分抵扣、直播團購、多平台比價,堅決不放過任何潛藏的福利,是年輕人get的新生活智慧,例如就有年輕人每日零點后蹲搶臨期食品與剩菜盲盒,降低飲食開銷成本。
這些算是年輕人的進化版行動,而更高段位的同學,已經玩起了特種兵攢錢,對比全國各地銀行,就看誰家的利息更高一些,選擇不遠萬里去奔赴。有媒體報道,今年銀行利率下調后,有年輕人一天跨越兩千公里,花330塊車費,只為了多賺1800塊利息。
有人覺得這也太委屈自己了吧,與「苦日子」和平共處,年輕人卻甘之如飴的原因,大機率在攢錢如同滾雪球,看到自己的小金庫日漸豐滿,那種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讓人能夠忘卻前期的艱苦卓絕。
就像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曾在《慢慢變富:讓人生更富有的金錢與工作法則》中寫道:「攢錢比花錢更容易。畢竟花錢的方法有很多,但攢錢的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少花錢’。」因為路徑單一且清晰,所以只要目標足夠堅定,沿著既定的方向走下去,總能成功實現,也因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躬身入局。
拒絕消費主義的陷阱,年輕人成了真的人間清醒。不再執著于跟隨潮流,買最新的電子產品;不再頻繁點外賣,而是選擇和大媽們一起趕大集買菜,自己帶飯;不再每逢百步必打車,而是能步行就步行,能捷運絕不出租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