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則「千里背瘋母上大學」的新聞,感動了許多人。在當時那個網絡還算不上發達的年代,劉秀祥與母親的照片和故事被瘋狂轉載。
本以為考上大學他將會遠離家鄉,逃離貧困,但是畢業后他又回到了望謨縣。
如今14年過去,他已經成為了家鄉一所高中的副校長,閑暇時候,他總是會前去各地發表演講,為處于迷茫期的青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劉秀祥幼時是貴州望謨縣少有的苦命人,他出生于1988年,4歲時,
父親因病去世,家里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他曾一度住過豬圈。
不久之后,哥哥姐姐接連離家,不知去向。母親由于過度傷心患上間歇性精神失常,生活難以自理。
原本還算和諧的六口之家,只剩下了劉秀祥與母親相依為命。
這時劉秀祥剛上四年級,雙肩單薄,手臂細弱,同齡人還在對著父母撒嬌要零花錢時,他則扛下了養家的重擔。
他年齡小,還要讀書,無法種植家里的幾畝地,在母親清醒時商量把田地租出去,每年收取500斤的糧食。
沒有了種地的經濟來源,劉秀祥只好找其他途徑賺錢。知道廢品可以賣錢后,他養成了低頭走路的習慣,還隨身攜帶一個塑料袋,看到有價值的東西,都統統撿起來。
只是賣小廢品不賺錢,他攢一個星期也賣不到十塊錢,根本無法維持與母親日常吃飯的開銷。
周末時,他還跟著村里的大人跑到山上挖藥材。等賣了錢,第一時間去給母親買藥。運氣好了,還能有多余的錢買點做飯的調味料。
生活的艱難死死壓著他,可是劉秀祥依舊沒有放棄學業,堅持用功讀書。那時他沒錢交學費,一位老師資助了他,對他說:「你來讀書就好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