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院子里,15歲的李婧源趴在凳子上寫著作業。
早上六點多鐘,懂事的李婧源就開始起床忙碌,先是給臥病在床的父親換了尿壺,然后做飯,喂父親吃飯,收拾碗筷......而這樣的日子,李婧源已經堅持了八年之久。
父親因病成植物 母親不堪重負選擇離開
2010年,在外打工的婧源父親突發腦溢血成了植物人,從此便再也沒有站起來。半年后,婧源的母親不堪重負選擇了離家出走,讓這個原本就艱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天塌下來了,出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回來成了這個樣子,兒媳還走了。」提及家里的事,73歲的王翠芹忍不住哭了起來。
見奶奶哭了起來,懂事的婧源趕忙走了上來,一邊遞紙巾,一邊安慰著說道:「奶奶別哭了,你還有我們。」
婧源家的小院里有三間瓦房、兩間平房,瓦房內,昏暗潮濕,有部分墻皮早已脫落,裸露出紅磚,水泥地坪因糧食的堆放而有了明顯的下陷。
「孩倒下了,都沒有想著房子的事了。」王翠芹說,早些年想著翻修一下,但是為了給婧源的父親治病,他們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這些年,婧源家里的事,全靠王翠芹一人苦苦支撐。為了幫助家里減輕些負擔,年紀尚小的婧源主動擔當起了照顧她父親的責任。「奶奶這些年比較累,為我們做了很多,姐姐在外上學,弟弟還小,所以這些事都應該是我做。
」婧源說,她得知爸爸生病后雖然很傷心,但後來也想明白了,要開心樂觀的過好每一天。
為了方便照顧兒子,王翠芹帶著婧源他們姐弟仨住進了平房里。
兩間平房,一間是婧源父親的,一間是王翠芹他們祖孫四人的。在婧源父親的房間里,一張老式的木制沙發上堆滿了姐弟仨的書、一排破舊的桌子上置著台老式彩電和其他雜物、白色泛黃的墻角,擺放著一張病床。「我和俺奶四個人都住在這兒。」婧源說話時,用手指了指里屋那張不足兩米寬的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