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這幾年中國芯片產業高速發展,不管是設計,還是制造,或者是封測,這幾大關鍵環節,都在瘋狂內卷,甚至還包括上游的材料、設備廠,也都在卷。
綜合來看,中國大陸這幾年每年新增幾萬家芯片企業,涉及到各個領域,大家一起卷,卷不過的企業,自然就直接倒閉了。
近日,有消息傳出,台灣芯片測試巨頭京元電子(全球排名第8),宣布出售其在中國大陸子公司京隆科技92.2%的股權,正式退出中國大陸芯片制造業務。
京隆主營是5G芯片和CMOS影像感測元件晶圓測試,而這次出售金額高達48.85億元,接手方是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等多家公司,其中像中國大陸排名第二的通富微電(全球第四)就接手京隆科技26%的股權。
為何要退出?這個并不難理解,當然是卷不過國內的廠商啊,畢竟中國大陸的企業,在芯片封測方面,還是相當強的。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前10大芯片封測企業中,中國大陸的企業就有4家,這4家企業合計拿走了26%的份額,占全球的比例超過4分之1了。而京元電才排第8名,比中國大陸的4家企業排名都低,本來就沒有太多優勢。
更何況,在京元電子之前,像日月光這樣的全球第一大封測巨頭,都在中國市場卷不過中國大陸的本土廠商,不得不
以14.6億美元(約93億元)的價格,將位于中國大陸的4家芯片封測廠,賣給了中國資本--智路資本。
所以說,強如第一名的日月光都卷不過,更不要說京元電這家排名第8的企業了,故賣掉子公司,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當然,關于這次的賣廠,很多人認為可以一分為二來看,一是京元電卷不過大陸廠商,所以退出。二是京元電趕緊將自己的資產套現,畢竟京元電在大陸的廠,技術不是那麼的先進,趁著現在有好價錢,趕緊賣,套現走人,越到后面,越不好賣了。
不管怎麼樣,台系廠商不斷賣廠,退出,確實也意味著中國大陸的芯片產業崛起了,你覺得呢?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