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醫院的病房里,奶奶問病床上7歲的小男孩: 「天天你是不是男子漢呀?」
「我當然是男子漢,大丈夫。」
男孩稚嫩而堅定地回答逗笑了身旁的媽媽和奶奶。
奶奶又問:「男子漢大丈夫是干什麼的呢?」
「是保護媽媽,如果她生病了,我也要救她。」
這是7歲男孩對奶奶的回答,也是他對媽媽最后的承諾。
最終,也恰恰是他的這份承諾挽救了媽媽的生命。
1.幸福之家噩耗降臨
小男孩叫陳孝天,媽媽叫周璐。
2012年的一天,奶奶在一旁陪著陳孝天跟小朋友一起跳舞,不知道怎麼回事,隊伍里跳舞的陳孝天總會不受控制偏離原來的位置,這是孩子從來沒出現過的情況,孩子的反常讓奶奶很擔心,便帶他去醫院做檢查。
磁共振檢查結果很快出來,醫生神情凝重地說: 「孩子腦內長了髓母細胞瘤,這種病發于兒童,前期癥狀會嘔吐,頭疼,步態不穩,到病情后期嚴重時雙目會失明。」
醫生的話就如晴天霹靂,震得陸元秀差點暈倒。 孫子才5歲呀?怎麼可能得這麼重的病?
5歲的孩子只剩下兩三個月的生命。這樣的確診結果,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孩子病情緊急,全家人來不及傷心難過,商量之后,都同意給孩子做手術治療。
萬幸的是在醫生和護士的共同努力下,陳孝天手術很成功,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孩子又活蹦亂跳了,這讓全家人非常欣慰。
然而,這樣的幸福在2014年2月15日再次破滅, 已經7歲的孝天腫瘤復發,被緊急送進醫院。
更殘酷的是,醫生告訴周璐, 孩子這次病情復發沒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只有做全腦脊髓放療來延續孩子的生命。
作為母親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孩子的生命走向終點,卻無能為力,這對34歲的周璐而言實在太殘忍。
都說為母則剛,周璐也是如此,她從來不在兒子面前哭,總把陽光的一面展現給孩子。隨著病情的加重,腦瘤壓迫視覺神經導致陳孝天雙目失明。
陳孝天的世界變成一片漆黑,他在病房里無助地嚷著: 「媽媽,我要看見……」「好好,孝天乖,我們讓醫生給治療,會看見的。」奶奶在一旁安慰道。
失明后的陳孝天更加依賴媽媽。其實,從奶奶與媽媽的交談中,他早就知道媽媽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他很擔心媽媽,更害怕失去她。
那周璐到底得了什麼病?讓孩子這般牽掛呢?
2.兒要救母,保護媽媽
前半年,周璐就被確診尿毒癥,雙腎都已經衰竭,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換腎。
可是家里本來就不富裕可還需要給兒子看病。思前想后,最終她選擇做透析來延續自己的生命。
如今在得知兒子的病情時,周璐當時就崩潰了。那種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的絕望感令她窒息,自己苦苦掙扎為兒子活著,如今兒子卻要先自己而去,她真的無力面對。
婆婆覺得孫子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兒媳的病只要能找到合適的腎源還有一線生機。
看著病床上虛弱的孫子,陸元秀心如刀絞,她無法接受有一天孫子和兒媳雙雙離開自己,淚水如珍珠斷了線吧嗒吧嗒往下掉。
突然一個激靈,她想到周璐母子倆都是O型血,那孝天的腎臟是不是可以捐獻給她媽媽呢?回過味來,陸元秀著實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但在生死面前,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呀!有了這個想法,陸元秀便旁敲側擊地試探周璐,她知道兒媳對孫子的感情。
沒想到她剛把意思表達完,周璐情緒非常激動: 「不行啊,媽,我怎麼可以這樣做?孩子已經很痛苦,我想讓他完整地離開。」
陸元秀見兒媳反應這麼激烈,便沒再說話,只是在一旁抹著眼淚。同為母親她理解兒媳現在的心情。
但是她并沒有放棄這個想法。這天晚上,當祖孫三人躺在床上時,陸元秀問出了那句: 「天天,你是不是男子漢呀?」
所以就有了文章開頭陳孝天說的: 我要保護媽媽,如果她生病了,我也要救她。這是一個7歲男孩的心聲,因為他也深愛著媽媽。
孩子的話再明白不過了,如果媽媽遇到危險, 7歲的陳孝天就是保護媽媽的男子漢,他會不顧一切救自己的媽媽。
其實,周璐心里明白婆婆的一片苦心,可兒子沒了,她活著還有何意義?一直堅強地為兒子而活的她,仿佛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
細心的陸元秀看出了兒媳的心理變化。這天她帶著哭腔說: 「周璐啊,你還是考慮孩子為你捐腎的事吧?你倆救一個是一個,你代替天天活著,我就像看到孩子一樣啊。」
婆婆的話讓周璐瀕臨死亡的心猛然一震,對呀,既然兒子的生命已經無法挽留,那就讓我替他活下去,這也是延續兒子生命的另一種方式。
3.男孩救母感動無數人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陳孝天捐腎救母的消息不脛而走,迅速發酵,并被多家媒體報道。很多好心人被陳孝天的堅強和孝心所感動,也為他們不幸的遭遇而難過,紛紛為這對母子捐款,來醫院看望他們。
陳孝天的小學老師也帶著他的同學來病房看望他,陪著他一起朗讀他最喜歡的語文課本,朗朗讀書聲讓陳孝天非常興奮。他曾不止一次對媽媽說: 「媽媽,我想上學,想跟小朋友一起玩。」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著眼前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再看看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兒子,周璐的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一旁的奶奶又何嘗不是呢?她們多麼希望陳孝天也能跟其他孩子一樣健健康康地長大,活蹦亂跳地去上學。可現實卻如此無情和殘酷。
可能是母子連心,也可能是傷心過度,不久,周璐的病情也進一步惡化被轉入武漢同濟醫院。 在兒子生命最后時刻,她卻以這種方式與他分開。
都說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生死離別。
雖然,這樣的結局陸元秀早就有思想準備,但真正面對還是令她痛不欲生,呼天搶地……
此時醫生很擔心馬上要做移植手術的周璐。因為這是一個大手術,任何情緒波動都會影響手術的成敗。
早上六點多,在同濟醫院的周璐收到醫生讓她準備手術的通知,那一刻,她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兒子走了。
她沒有哭,情緒異常平靜,此時此刻周璐的心情是復雜的,但誰都明白,此時的她必須保持平靜,她不能辜負兒子,她必須要用最好的狀態去迎接兒子和自己的重生,確保手術的成功。
結語
陳孝天走了,留下他對媽媽最后的愛,安靜地走了。
雖然他才7歲,卻懂得要保護媽媽,要救媽媽,陳孝天救母的孝心感動了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