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不知人世艱難的女嬰,在陌生人的臂彎,哭累了、睡著了。 她不知道鄧和平的家,本身就是個問題家庭。 家里人口不少,卻老得老、病得病,沒什麼正經勞動力。
首先是鄧和平的母親,常年多病,幾乎臥病在床。 再說他的父親,積勞成疾,如今能種著幾塊地,管一家人的口糧,已經很是吃力了。
鄧和平還有一個心高體弱的妹妹和一個智力低下的弟弟,都是只吃飯不干活得主。
鄧和平自己算是家里唯一正常的勞動力,但他也是常年受著慢性支氣管炎的苦,干不了重活。 時不時帶著弟弟給村里人幫個忙,搭把手,干些零碎的體力活兒,就是這個家唯一的經濟來源。
老鄧家的情況,村里附近都知道,這也是鄧和平直到36歲還是光棍一條的原因。 家里窮,負擔還重,哪個大姑娘愿意跟著他吃苦?如今,他還領回一個來路不明的女嬰,這不是又多了一個「小拖油瓶」嗎?
鄧家人窮苦,但心地善良。 一番商量之后,他們決定好好養活這個苦命的孩子。冬夜雪花飛舞,讓黑夜變得亮堂起來。 鄧和平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鄧雪鳳」。
鄧雪鳳一天天長大,她學會了讀書明理,學會了洗衣做飯,知曉了生活的不易,知曉了自己姓名的來歷。
五年級的時候,鄧雪鳳的簡陋小屋里,迎來了一對打扮時髦的中年男女。 鄧雪鳳知道他們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是當初遺棄自己的人。
他們如今有錢了,想要接鄧雪鳳回去,一起生活。
「雪鳳,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跟他們走。 他們畢竟是你的親生父母,想來不會虧待你。 咱家這個條件,你吃苦了。」
鄧雪鳳聽著鄧和平的話,看著他有些渾濁的眼睛,只輕輕搖了搖頭。 那個下雪的冬夜,是鄧和平給了她希望,帶她回家,認她做女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