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老人退休以后會更累,過多的去干涉子女的生活,毫無保留的去幫扶子女,總以為沒有父母的幫忙,兒女就生活不了。
其實這樣的老人就是過多的給兒女操心,沒明白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子女成家后,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小家」,而父母也有自己的家,不同的家庭,生活觀念都不一樣,思想也會不一樣,所以是很難生活在一起的。
所謂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是兒女的家就不一定是父母永遠的家,父母可以養活若干個子女,但是若干個子女卻未必能養活父母。
父母幫助兒女是應該的,但也要有度,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給自己留個后路,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有錢說話才會有底氣,生活才更有保障。
退休以后,如果有一定的存款,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或者是緊要關頭,可以留有余地適度的幫扶一下子女,否則還會適得其反,結局不是家庭矛盾重重,就是遭嫌棄被厭惡。
所以,退休以后,無論你多富有,也不能幫兒女這三個忙,免得費力不討好。
別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更別為了子女讓自己居無定所,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
俗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子女的家再好,都不如自己的老窩好。尤其對于現在的銀發族來說,最好的居住環境不是城里面多大的房子,也不是子女的家里,而是自己長期生活的老窩。
有些老人退休以后,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子女成家以后,父母還是選擇不放手,覺得子女工作壓力大,生活負擔重,在加之孩子的出生,大多數老人就會為了去幫襯子女,跟子女一塊生活,義無反顧的為子女付出所有,甚至為了幫襯子女賣掉自己長期居住的房子。
遠香近臭,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跟子女離的遠反而是好事,距離產生美,矛盾也就會很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