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匈牙利核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了一種未知的粒子。他們對研究結果進行梳理后認為,這一亞原子粒子很有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第五種力的證據,那麼什麼是第五種力,它又能帶來哪些影響呢?
2016年一個匈牙利的研究小組通過實驗發現,用一束強烈的質子束去轟擊了鋰-7靶,鋰-7粒子會變為鈹-8粒子,并同時放出正負電子對,但是觀測到的電子對比理論預期要多,這一現象無法被常規的粒子物理學解釋。
科學家認為存在一種新粒子,質量大致為電子質量的32.7倍,或質子質量的2%,導致了這一反常現象,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研究團隊對匈牙利科學家的數據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發現,新發現的粒子僅同電子和中子相互作用,且作用范圍十分有限,相互作用非常微弱,這有可能就是人們一直在尋找的第五種力。
第五種力一直被視為揭示宇宙奧秘的關鍵,宇宙的演化是數億年來人類的未解之謎,超新星爆炸、恒星、星系、星系團、黑洞……物理學家發明了種種充滿神秘的物理名詞去解釋著宇宙的各種現象。
但是始終無法自圓其說,宇宙的演變大戲我們看的越久,就越覺得它過于粗糙,甚至是漏洞百出,很多地方情節太潦草,有些地方劇情太跳躍,始終缺乏了貫穿主線的基礎理論,也就是能解釋這一切的基礎,而現代物理學把這項基礎歸結為四種基本作用力:
牛頓提出了的引力,揭秘了天上和地面的巨觀物理,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力,統一了電和磁現象,愛因斯坦提出了弱核力和強核力,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以及能量和質量。
除了引力外,其他三種力都是可以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來描述,譬如,傳遞電磁力的是光子,傳遞弱核力的是W和Z玻色子,傳遞強核力的是膠子,而引力子盡管還沒發現,但是大多數物理學家相信這是遲早的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