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肖致琴=,山西太原人,今年59歲。7年前,我開始邊打工邊旅行,先是去悉尼、墨爾本、黃金海岸,轉了澳洲、新西蘭整整一圈,還用打工的錢,去了土耳其、瓦努阿圖、巴布亞新幾內亞。半年前,我還跑到歐洲旅行了兩個月,去了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等七個國家。
年輕時,我特別羨慕歐美人,背起背包就能在全世界自由地行走。想不到退休后,五十多歲的我也拉起了行李箱,過起了邊打工邊旅行的生活。
我的近照。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那個年代不僅物質匱乏,吃不飽飯,更遑論旅行看景了。我很多同學,長到二十歲都沒有看過火車的影子。相對來說,我的童年很幸福,家里就我一個孩子,父親工資比較高。經常一到周末,父親下班回來,給我兜里揣個大蘋果,換上小紅皮鞋,在院里小伙伴羨慕的目光中,帶我去劇院看戲了。
爺爺奶奶在河北鄉下,我和媽媽幾乎每隔兩年都要坐火車回老家,是那種綠皮火車。每次都在北京轉車,五十年過去了,我還能想起來,第一次去北京站的情景。北京站寬大的候車廳、特產柜台的糕點、火車窗外的風景,這些都讓當時幼小的我新奇、興奮,盼望著每一次的回鄉行。
因為個子高,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入選了校籃球隊。我們校隊很出名,比賽成績好,經費充裕。一到假期,我們都要去外地參加比賽,石家莊、陽泉、運城、候馬都去過,這些經歷也讓我積累了一些旅行經驗。
我第一次獨自旅行,是15歲獨自回鄉下老家,下火車上了長途大巴,還坐過了站。
當時天快黑了,暮色沉沉,我看到一位老農趕著一輛吱吱呀呀的老牛車,跟我一個方向,就跳上去,讓人家捎了一段腳。路兩旁都是一人多高的玉米地,路上就我們一輛車,那個年代,民風淳樸,什麼都沒有多想,不知道害怕。返程時又在北京轉車,凌晨不到五點就跑到故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