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照顧已故丈夫的爺爺,同躺一張病床開心聊天,被嘲「傷風敗俗」,她卻說:我不在意流言飛語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尊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一位女士和已故丈夫的爺爺躺在一張病床上聊天的視訊引發網友熱議,本來溫馨有愛的畫面,卻被有的網友評價成「有傷風俗」,這讓當事人余女士實在無法理解,自己在醫院照顧生病的爺爺,怎麼就被網友惡意評價?

一、溫馨的四口之家,丈夫卻不幸患惡疾

視訊中的女士姓余,是江西九江人。余女士18歲就和丈夫相戀了,丈夫是一名理發師,比她大3歲,她們之間的感情很好, 但因為丈夫的工作,兩個人在一起三年后才得到雙方長輩的祝福而步入婚姻。

婚后她和丈夫兩人努力工作,後來,他們用自己的一些積蓄和向別人借來的錢開了一家理發店,為了省錢,理發店是他們自己裝修的,所有的布置陳設也都是他們自己想的。

理發店雖然不大,但小兩口周到的服務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再加上丈夫理發技術也不錯,慢慢地,理發店的生意紅火起來,顧客也越來越多,之后,兩人又在別處開了分店。

日子越過越好,他們也還了債,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還有一雙活潑可愛的兒女,一家四口生活得非常幸福。

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好的生活,夫妻倆更加努力工作賺錢,沒有休息過一天,雖然理發店的工作十分忙碌,但看到孩子們健康長大,他們覺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工作之余,余女士會把自己的生活通過視訊的形式分享到網絡上,視訊中余女士和丈夫孩子的各種小畫面都充滿了溫馨和幸福之感,看得出來,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這樣的四口之家真是羨煞旁人。

然而天公不作美,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極大的悲痛中。2019年,余女士的丈夫被查出肝癌晚期,而就在一個月前,他們才剛剛搬進新房子。

這個不幸的消息猶如五雷轟頂,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余女士的公婆也傷心地幾近暈厥,他們無論如何都不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

盡管難以置信,但丈夫的病等不了,一家人很快鎮定下來,決定勇敢地去面對疾病,為了給丈夫治病,他們生意紅火的理發店不得不關閉。

考慮到丈夫病情嚴重,在咨詢過醫生后,余女士帶著丈夫到上海的大醫院去醫治。

丈夫生病的兩年時間里,余女士一直陪伴他,孩子們也知道爸爸生病了,他們都很懂事,不讓爸爸媽媽操心自己的學習。看著丈夫被病痛折磨,余女士非常難受,而丈夫卻笑著安慰她:「沒事兒,別擔心,我們會挺過去的」。

丈夫生病后,爺爺也拿出了自己的養老錢為孫子治病,公公婆婆更是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可即便是這樣,余女士的丈夫最終還是遺憾離世。

二、丈夫去世后,她挑起了「頂梁柱」的擔子

2021年8月,余女士的丈夫離世,還沒來得及享受世界的美好,生命就永遠定格在了32歲,如果丈夫沒有生病,余女士一家有房有車,又兒女雙全,幸福溫馨的小日子在小兩口的努力奮斗下,一定會更加美好,但現實中沒有如果。

丈夫因病去世后,余女士及家人都曾一度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原本身子骨還硬朗的爺爺也備受打擊,經常獨自抹淚,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下,漸漸地身體變得很瘦弱。

余女士11歲的女兒和8歲的兒子,在丈夫走后也變得沉默寡言,尤其是女兒,丈夫在生前很寵愛她,所以在丈夫走后,小女孩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也不怎麼說話。

余女士自己也痛苦了一段時間,但看著兩個孩子稚嫩的小臉,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起來,要把孩子們好好撫養長大。

丈夫不在了,家里的重擔都壓在了余女士身上,她只能化悲傷為動力,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她想讓孩子們知道,爸爸會在另一個世界看著他們,所以他們要努力學習,健康成長,不要讓爸爸擔心。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也讓余女士的公公婆婆意志消沉了好久,但他們看到余女士一直為這個家忙前忙后,他們覺得不能再耽誤這個好姑娘了,她還年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己就這一個兒子,不能拴住兒媳婦,于是公婆就主動提出讓余女士回娘家。

老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余女士知道公婆的苦心,但她的孩子還小,丈夫已經不在了,余女士現在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只想帶著對丈夫的思念,把兩個孩子撫養長大,好好替丈夫照顧家里的老人。

自孫子去世后,爺爺的精神也不似以前,整個人都很憔悴,即使這樣,他也一直鼓勵余女士,爺爺經常對她說:「現在你一個人撫養兩個孩子,你一定要堅強啊」。 他還跟兩個孩子說要好好學習,不要惹媽媽生氣。

爺爺對余女士說:「我的孫子不在了,以后你就是我的親孫女」,聽了爺爺的話,余女士內心充滿了力量。

為了改善家里的經濟狀況,也為了調節自己悲傷的情緒,余女士決定外出打工,在此期間,余女士的娘家人也勸她想開點,不要太過悲傷,她還年輕。家人們的關心都給余女士帶來了一些安慰,讓她更加勇敢的面對生活。

三、爺爺生病住院,她跑前跑后悉心陪伴

余女士外出打工幾個月后,有一天突然接到家人的電話,爺爺生病住院了,要做手術。

在丈夫生病期間,爺爺不但拿出積蓄幫助余女士度過難關,更重要的是爺爺的鼓勵,也讓余女士感到非常溫暖,現在爺爺生病住院,作為家里僅剩的「青壯」勞動力,余女士毫不猶豫辭職去醫院照顧老人。

余女士知道,丈夫去世對家人的影響很大,爺爺80多歲的高齡了,也實在受不了這樣大的打擊,余女士看到老人經常一個人在角落偷偷地抹眼淚。爺爺原來身體很好,余女士他們也會時不時帶著孩子去看望老人,每次爺爺都滿面笑容地看著兩個曾孫。

而自從丈夫去世后,爺爺經常一個人發呆,臉上幾乎沒有笑容,人也瘦了不少。現在余女士帶著孩子們去看看爺爺的時候,他的背更駝了,走路也需要人扶著,看著曾孫在院子里玩耍,爺爺微微笑著對余女士說:「這孩子跟他爸爸小時候一樣」。

余女士知道,她要替丈夫好好照顧爺爺。到醫院后,余女士立即向醫生了解情況,醫生告訴她,爺爺做了一個小手術,再住幾天院觀察一下就可以回家了。看著爺爺的精神狀態還好,余女士也放心了。

在爺爺住院期間,余女士一直悉心照顧他,給爺爺洗臉洗腳,帶他做檢查,為爺爺按摩腿腳、扶著他去外面散步等,病房里的其他病人都很羨慕他,笑著對爺爺說:「老爺子真有福氣,有個這麼好的孫媳婦,一直跑前跑后的照顧你。」

爺爺也笑著回答:「我這一把老骨頭了,還要讓她來照顧,她比我的親孫女還要親」。余女士閑暇之余會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所以她把在照顧爺爺期間的生活片段也發到了網上。

網友看到后紛紛點贊,有的鼓勵她,讓她堅強,有的網友夸她孝順,是個善良有孝心的人。這些來自陌生人的關懷也讓余女士很感動,她相信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四、網友議論紛紛,她堅持自我

因為醫院條件有限,病房空間不是很大,有一天,余女士和爺爺一塊躺在病床上,她拿著手機和爺爺一起刷短視訊,可能看到了什麼有趣的視訊,爺孫倆笑得很開心。

在余女士的照顧下,爺爺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了。于是她發了一個視訊,并配文說:「爺爺痛失孫子,我失去頂梁柱,我們互相鼓勵,一起加油!」 視訊中爺孫倆還用有趣的面部特效做鬼臉,畫面十分溫馨。

視訊上傳后,就被網友及媒體大肆轉發,然而這次網友的評價讓余女士感到非常意外,網友的贊揚很少,爭議反而很多,網友們說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又不是親爺孫,躺在一塊不尷尬嗎」?也有的說:「關系好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不用躺在一張床上拍」。

這其中也有不少肯定的評價:「這爺孫倆關系真好」「多麼溫馨的畫面,孫女真有孝心」。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有的還互懟起來了:「說尷尬的人,如果自己父親住院了,需要照顧怎麼辦?」「內心骯臟的人看什麼都是臟的,人家孫女孝順,礙著你什麼事?」

各種言論在網絡上四處傳開,這讓余女士非常苦惱,自己照顧生病的爺爺,拍個視訊記錄一下爺爺良好的精氣神,這到底哪里不對了,怎麼網友把這事當熱鬧看。

後來甚至有記者去醫院采訪余女士,向她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余女士告訴記者,她是老人的孫媳婦,老人今年八十歲了,現在老人身邊能照顧他的只剩自己了,因為丈夫一年前去世了。

爺爺現在恢復得很好,馬上就要回家了,余女士向記者誠懇地說:「我的丈夫去世了,爺爺住院,我也很著急,我是真心地想要孝敬爺爺,沒有其他的想法。」

余女士很難理解,爺爺都已經80歲了,作為孫女跟爺爺躺在一張床上聊天這很奇怪嗎?不知道為什麼網友會那樣惡意評價。

余女士說自己剛開始,也多次和網友解釋情況,但說的越多反而越讓網友抵觸,有人說她解釋就是在掩飾,甚至還說她就是在擺拍,最后余女士干脆不解釋了,她也不去關注那些負面評論。

記者了解情況后,對余女士的遭遇表示同情,她安慰開導余女士:「您是一個孝順的好姑娘,不要太在意別人的一面之詞,做好自己就行了。您照顧生病的爺爺,這本身就是盡孝道的事情,有的人不了解情況,他們說的話也不必在意」。

後來余女士也想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做得多好,都有可能會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除了那些詆毀她的人,有些網友還是很善良的,真誠地鼓勵余女士好好生活,照顧好自己,別管別人的閑言碎語。這些溫暖的話語,也安慰著余女士悲傷的情緒。

余女士對記者說:「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評價,我一直都堅信,堅持做好自己就好了,80歲高齡的爺爺過一年是一年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他,替我丈夫好好孝順他。」

現在余女士白天上班,下班后做飯收拾家,有時間也會在網上直播。她的公婆也會幫她一起照顧孩子,照顧爺爺,以后她也會一直記錄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 她很感謝網友們對她的鼓勵,她會一直微笑著生活下去,讓天堂的丈夫放心。

就如余女士在社交平台寫的:「病魔奪去了我老公年輕的生命,如今所有責任都壓在我身上,我只能積極向上生活,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希望余女士不要被網絡上的言論所打擾,無論別人質疑什麼,她的這份可貴的孝心,就值得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她有關心她的家人和朋友,相信余女士一定能夠和兩個孩子好好生活,在人生的風雨路上堅定前行。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