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某小區近日正在舉行一項慈善捐款活動,該小區一參與捐款的知情業主蔡先生向正觀新聞記者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個星期前,該小區有業主稱外賣丟失,調取監控發現是一名女孩拿走了兩個外賣后,小區業委會主任便帶著保安找上了門。
「登門以后發現女孩看上去年齡很小,而且似乎一天沒吃飯了。
她稱是自己的外賣丟失了才拿了別人的。而且也拿不出73元(約300台幣)的賠償金,說需要等外賣退款到賬才能進行賠付。」
面對女孩的窘境,小區業委會耐心了解后得知,女孩名叫郭萍(化名),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長大后開始打工。爺爺去世后她便跟著奶奶一起生活,靠打工來贍養老人。
「女孩奶奶在老家生活,經濟條件比較差,她本人在慈溪、寧波、深圳等地打過工,今年上半年才來到了四川」,蔡先生告訴記者,郭萍來到成都后在一家網咖打工,工資只有兩三千元,網咖租賃了該小區內的房子當作員工宿舍。「因為疫情的原因,網咖幾個月沒有開張,也沒發工資,給他們每人每天發30元用來吃飯。
但我們小區之前已經封控十多天了,吃飯只能通過外賣購買,30元確實有點少」。作為業主,蔡先生對郭萍的境況很是同情。
小區居民慷慨解囊,助其重返學校
小區業委會了解清楚情況后,對郭萍進行了批評教育,安排其在小區內做志愿者,為其解決吃飯問題,隨后在業主群里展開了救助關愛貧困女孩行動。不少業主紛紛響應、捐款捐物,一天左右就募集到了10800元(約台幣4.8萬),周邊幾個小區多名業主也積極捐助,加上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募捐,最終業委會接收了16800(約台幣7.
5萬)元捐款。
面對萬元善款,郭萍并沒有貪心,反而主動告訴業委會,自己網咖一名同事家境也十分困難、父親罹患直腸癌需要治療,希望能將捐款分一半給她,這一提議也被采納。蔡先生向記者展示了業委會對于款項的分配記錄,除去其他用途,業委會將為郭萍的奶奶和同事各自提供6000元善款,剩余的款項也將給予郭萍用于日常生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