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母親當初沒有做切除手術,或許現在依然健在。說起往事,女兒難掩心中的悲痛與遺憾。
77歲老太體檢查出疑似患重症
女兒喻菲(化名)告訴記者,母親姓張,家住深圳市福田區,去世那年77歲。
她說,母親生前每年都要做一次體檢,2018年8月初的一天,母親在父親陪伴下,來到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濱海醫院)體檢。
張老太生前住院治療。家屬供圖
喻菲說,母親體檢時被發現膽管有輕度擴張,遂到該院肝膽胰外科治療,醫生檢查后以「膽總管擴張查因: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收治入院,入院時初步診斷為該種疾病。
她稱,母親入院后醫生給她做了各項檢查,均未顯示有胰腺惡性疾病,「2018年8月14日,母親在全麻下醫生做了ERCP術,該手術并無證據診斷胰腺惡性疾病,送檢的脫落細胞病理報告也不支持惡性疾病。」
她對記者介紹稱,按照該醫院醫生的要求,兩天后他們將母親送到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醫院做了PET-CT檢查,診斷意見為「結合增強掃描,考慮為惡性增生可能性大」,但該報告僅供臨床參考。
隨即,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決定給張老太做手術。
做手術前簽知情同意書
2018年8月24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一份「術前小結」顯示,張老太的手術指征是「主胰管擴張病因不明,PET-CT提示胰頭鉤突惡性可能」,擬在全麻狀態下施行全胰腺切除術,術中可能傷及周圍大血管、膽道、腸道、膈肌,導致大出血,術中仔細解剖,必要時輸血等。
張老太的女兒喻菲對記者介紹稱,2018年8月25日,醫生給了他們一份「知情同意書」,上面注明的是「胰腺重症手術」,要求家屬簽字,「此前我母親的各項檢查,均未確診為绝症,也沒有做過活檢。」
該「知情同意書」介紹稱,胰腺绝症是一種惡性程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統惡性疾病,胰腺癌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腹痛、黃疽和消瘦。
目前胰腺癌還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手段,由于胰腺位置較深且本身缺乏被膜,恶性细胞極易浸潤至周圍組織,包括臟器、血管、淋巴結、神經等,導致絕大部分胰腺疾病就診時已屬晚期。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尚無遠處轉移的胰腺恶性细胞,均應爭取手術切除以延長生存時間和改善生活品質,但只有10%至20%的患者在診斷時還有手術切除機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