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蜢組合,曾經的香港樂壇天團,如今卻被時代所遺忘。
他們曾經6年時間力壓Beyond,榮獲組合金獎。卻在恩師梅艷芳去世後,逐漸淡出人們視線。
許多人猜測,是梅艷芳的離世,讓他們失去了靠山。也有人說,是三兄弟自己內部不和造成的。
然而真相又是如何呢? 是什麼導致了草蜢從天王組合淪落至如今的境地?
梅艷芳逝世,草蜢「消失」
草蜢兄弟是90年代香港樂壇三料金曲得主,他們也是享譽國際,曾代表亞洲在美國拿下格萊美的華人組合。
梅艷芳作為草蜢的恩師,她一手提拔草蜢,訓練出了港台樂壇一代歌神。
可惜,在輝煌後的草蜢卻逐漸淡出了人們視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草蜢的沒落?
其實,草蜢與Beyond組合在90年代曾經勢均力敵。草蜢以流行曲見長,Beyond更注重內涵。
當Beyond因黃家駒的意外離世後,Beyond憑藉著深厚的積澱重新崛起,其勢頭之猛,壓倒了草蜢,奪得金唱片獎項。
這對草蜢兄弟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這代表著大眾審美的轉變,Beyond式的音樂變得更受追捧。
與此同時,香港樂壇湧現出許多實力新人,像孫燕姿、王力宏等歌手開始搶佔草蜢的市場。
這批新人大都擅長創新風格的流行樂,而不再是草蜢熟悉的旋律。
草蜢彼時已不是90年代的風頭,逐漸被新人們取代。
2000年,草蜢三兄弟選擇單飛發展,可惜都以失敗告終。
正如梅艷芳所言,草蜢必須團結才能賺錢,分開則一文不掙。
單飛的失敗再次顯示出草蜢僅剩下的價值就在于組合本身的效應,一旦解散就難以為繼。
2003年,恩師梅艷芳的離世無疑是草蜢的又一打擊。
他們在2005年重組,卻再無往日聲勢。屬于草蜢的時代已一去不返。
如今草蜢依然會間歇性復出,但大多是依靠以往人氣和情懷,已非當年金光燦爛。
更有評論直言,如果梅艷芳還在,草蜢至少不會淪落到近年頻繁復出靠演唱會為生的窘境。
有梅艷芳這位香港樂壇教母級人物撐腰,草蜢的發展必將有保障。
那麼草蜢的「消失」真的是因為梅艷芳的離世嗎?事實並不是,可以說草蜢的消失,完全是因為三人的「不對付」。
如果當時三人選擇一直在一起,而不是選擇單飛,也許他們也不會走到「消失」這一步。
草蜢三人的艱辛創業史
1985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香港組合「草蜢仔」參加了當地的新秀大賽,他們是三個年輕人組成的組合,蔡一傑、蔡一智和蘇志威。
蔡一傑迷戀日本巨星近藤真彥,受其啟發組建了這個組合。
1985年近藤真彥來香港開演唱會,蔡一傑花重金買到票成為幸運觀眾,甚至被選上台和偶像合唱。
這激發了他成立組合的想法,但蔡一智和蘇志威本不感興趣,但為了完成蔡一傑的夢想還是答應加入。
比賽過程中,他們一路過關斬將進入總決賽。就在表演時,舞台突然停電,他們的演出受到影響,失去了奪冠機會。
全場一片漆黑,工作人員忙亂找尋原因。三人雖然遺憾但並未氣餒,繼續演唱想向觀眾證明自己。
就在停電的時候,台下的評委梅艷芳注意到了台上這三個青澀的少年,非常欣賞他們的毅力和默契。
兩個月後,梅艷芳邀請他們成為自己演唱會的伴舞。
三人起初以為是騙局,直到見到梅艷芳本人才相信。
經過這個機遇,草蜢仔逐漸在香港樂壇嶄露頭角,成為實力派組合。
和beyond組合的「神仙打架」
草蜢組合的三名成員蔡一傑、蔡一智和蘇志威本是在舞台上充當伴舞的角色,他們當時還不是什麼大牌歌手。
但是三人對自己的工作非常專註認真,每一次伴舞演出都竭盡全力排練,力求呈現最好的效果。
他們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重用,更得到了梅艷芳的認可和賞識。
在一場演唱會中,梅艷芳給了草蜢三人一個難得的機會——與她一同合唱《二十四小時之吻》。
這無疑是三人音樂生涯中的一次飛躍,也正式打開了他們在音樂道路上的大門。
在梅艷芳舉行的為期15場「盡顯光華演唱會」中,草蜢三人的表現可圈可點。
于是在1986年,草蜢正式加入了梅艷芳的公司,成為了「梅家班」的核心成員,也參與了梅艷芳第一張專輯的錄製。
對他們來說,梅艷芳不僅是老闆,更是音樂道路上的恩師。
每一次演出,梅艷芳都會給三人機會登台露面。在梅艷芳的悉心培養下,草蜢三人的音樂造詣快速提高。
1988年,草蜢推出了首張同名專輯《草蜢》,這張專輯一經發行就在香港掀起熱潮,草蜢也由此成為香港新晉紅伶。
與當時溫柔內斂的主流曲風不同,草蜢的作品充滿青春活力與張力,這種新鮮的音樂元素迅速吸引了廣大樂迷。
與此同時,beyond組合已經初露鋒芒,主打歌《大地》獲十大勁歌金曲獎,兩隊之間的競爭由此打響。
為了在音樂上超越對手,兩隊都在高產出音樂作品,留給大眾無數經典。
beyond的《真的愛你》、《光輝歲月》等作品膾炙人口,而草蜢的《半點心》、《家有仙妻》主題曲《失戀陣線聯盟》等也廣受歡迎。
這些年輕奪冠之作至今傳唱不衰,在這樣的競爭中,草蜢組合以連續六年奪得叱咤樂壇流行榜組合金獎的成績力壓beyond。
之後beyond無法與草蜢抗衡,只能踏上海外發展之路。
而草蜢也由最初的伴舞者,在梅艷芳、羅文、張國榮等巨星恩師的提攜下,最終成長為香港一線明星。
世事無常,草蜢最終也因為三人的「單飛」而逐漸消失,當年輝煌無比的草蜢還是沒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結語
不同的發展道路,各有優勢。音樂的美不止于原創,翻唱也需要實力。
過去的路走得再好,現在更需要放眼未來。
音樂人該怎樣繼續前行,才能在這變幻莫測的時代里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興許答案就在我們眼前,又或許還隱藏在迷霧中。
讓我們一起期待,並祝願他們在音樂的道路上,繼續放聲高歌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