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燃油車的三大件,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件變了,分別是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
而按照車企大佬們的說法,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而智能化考驗的則是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技術。
而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技術背后,都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特別是自動駕駛,需要性能強勁芯片。
而自動駕駛芯片,之前基本上都是國外廠商壟斷的,比如英偉達、Mobileye、Ti等,數據顯示,2023年前,國內自動駕駛芯片市場,英偉達一家就拿下了80%以上的份額。
而國產自動駕駛芯片基本上可以忽悠,沒有什麼人用國產,因為性能較差,車企們都不太愿意用,也不太敢用,畢竟算力不行,自動駕駛就智能不了。
不信大家看看之前的新能源汽車,大家的自動駕駛芯片,絕大部分用的是英偉達的OrinX,單顆算力254TPOS,有人用一顆,算力是254TPOS,有人用兩顆,算力則達到508TPOS。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家對自動駕駛芯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依賴也越來越大,于是有國產芯片廠商發力,開始推出自動駕駛芯片。
第一家是華為,華為進軍智能汽車領域,有自己的算法,當然也就有了自己的芯片,不過華為的自動駕駛,大多用于自己HI模式、智選模式的汽車。
另外一家則是地平線,它專注于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也就是專業為車企提供自動駕駛芯片、技術方案等。
地平線推出的芯片叫做征程系列,早前和英偉達相比,性能確實略遜一籌,但勝在便宜、實用,于是國內很多廠商,在入門級的汽車上,使用地平線的芯片,高階自動駕駛上,則用英偉達的芯片,形成車型高低配的差異化。
後來地平線不斷的努力,推出的芯片也是越來越強,用戶也是越來越多,國內的很多新能源車企,全面采用地平線的芯片了,目前地平線芯片出貨量超過500萬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