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造車,只利用ICT技術幫車企造好車,利用渠道幫車企賣好車,這是華為進軍汽車業務時,給自己定的原則。
網絡傳言,甚至如果有誰在華為內部建言自己下場造車,都要被調離崗位,說明華為自己絕不下場造車。
自己不下場,又要造車,那怎麼辦呢?所以早期華為造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HI模式,就是將自己的解決方案提供到車企,類似于阿維塔汽車。還有零部件模式,這個就簡單了,就是將元件給到車企,這一塊合作的就非常多了。
後來余承東負責車BU時,搞出了一個業務,那就是智選模式。這個就是和車企深度合作,從設計之初,就介入,參與研發、定義、制造,甚至最后的銷售,都由華為來負責。
這種模式下,最一款車就是賽力斯SF5,後來雙方干脆成立了AITO,搞出了問界品牌,推出了M5、M7、M9……
于是華為造車有了三大模式,其中余承東主導的主要是智選模式。
不過,早期這種模式也被人吐槽,稱華為不造車,但其實只差一個LOGO了,這種模式下,風險由車企承擔,反正虧的也主要是車企的錢。
至于華為,提供技術要收錢,賣一台車要收錢,車企虧不虧,華為自己都能有收入。特別是當賽力斯SF5不暢銷,後來M5也銷量下滑,而賽力斯又持續虧損時,這種吐槽聲就很大了。
但是,到了2024年一季度,估計再也沒人吐槽這種模式了,因為余承東已經將這個智選模式,打造出了一個最成功的樣本。
先說華為自己,2024年1月份開始,智選車業務已經盈利了,不再虧錢。而從4月份開始,整個車BU盈利了,說明華為造車模式的正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